2019年12月23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魏一鸣教授带领中心成员对通州区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全流程相关环节展开了深入调研,实地考察了该区玉桥北里垃圾分类点,梨园生活垃圾转运站,有机生态处理站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厂,了解了通州区生活垃圾前端分类,中端处理,以及末端能源转换的整个流程。
为了解垃圾处理的前端,调研组参观了垃圾分类的示范小区:玉桥北里小区。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环卫科科长李智为我们介绍了此小区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情况,居民积分兑换制度,社会资本参与现状以及密闭式清洁站收运计量方式等。
针对垃圾处理的中端,调研组参观了梨园生活垃圾转运站。该转运站是为了减少垃圾长距离清运的运输费用,在垃圾产地(或集中地点)至处理处置设施之间所设立的垃圾压缩和中转机构,以提高垃圾清运效率,降低垃圾运输成本。
针对生活垃圾处理的末端,调研组参观了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以及绿色动力垃圾燃烧发电厂。有机质资源生态处理站占地45亩,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能同时处理3种有机废弃物的垃圾处理站。自今年8月开始商业运营以来,截止到11月底,生态处理站共处理垃圾7万吨。绿色动力垃圾燃烧发电厂是由绿色动力集团与通州区政府以BOT投资模式建设的垃圾燃烧发电厂,每天可焚烧垃圾2250吨,每年处理垃圾80万吨,每年可节约能源约合10万吨标准煤,减少CO2排放20多万吨。
此外,调研组还与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针对生活垃圾处理流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的分类以及循环利用交流了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