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机构介绍 - 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院士与中国矿业大学彭苏萍院士为中心揭牌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学校批准成立于2009年,起源于上世纪90 年代魏一鸣教授在中国科学院创建的资源环境复杂系统研究团队。中心面向能源与气候变化领域的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旨在探索能源系统、气候系统、碳减排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互动规律的新知,支撑能源转型和气候战略及政策的科学决策,培养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中心拥有碳中和系统工程北京实验室、碳中和系统与工程管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三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中心团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拥有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0 余人次入选或获批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等人才项目。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和重点项目等基础研究任务200余项,承担国家能源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世界银行等机构委托的政策研究任务30余项。

中心在能源经济和环境经济领域均位居世界十强(RePEc数据),是国际气候经济综合评估建模协会(IAMC)第一个中国高校成员机构,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观察员机构。在Nature子刊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0 余篇,论文累计被引用3.6 万余次,出版著作30 余部。自主开发国家能源模型集成平台iNEMS、碳资产管理平台、碳减排路径设计模拟平台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集成平台,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 余项,软件著作权47 项,形成国家标准5 个。研发的C3IAM 是中国唯一入选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全球模型。中心教师受邀担任联合国IPCC AR6综合报告主要作者(中国唯一)和WG III能源系统主要作者协调人,受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William Nordhaus邀请, 担任其主持的气候建模项目(YCCRP)唯一中方负责人,并共同指导学生。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6 项(均排1),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1)、全国首届优秀教材奖二等奖(排1)。向中办国办上报政策建议40 余份,部分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或重视并被吸收到国家有关决策中,并常态化服务国家有关部委。

自2012 年起,中心拥有“能源与气候经济”交叉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国内首个),一批博士毕业生获得国家一级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杰出青年奖等,部分博士毕业生在伦敦大学学院等一流大学任职终身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院 北京理工大学主楼六层 邮编:100081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