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新闻
时间利用研究发现:E-Life的普及可能使家庭能源消耗增加约18.1%
作者:ceep 来源:ceep 日期:2020-06-12 访问量: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余碧莹教授和硕士生杨晓娟等共同在Ecological Economics 上发表关于时间利用行为和家庭能源消耗因果关系的论文。

  目前,世界居民部门能源消耗量(不包含私人交通)已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21.9%,且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为了实现全球节能减排目标,讨论和推动居民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是非常必要的。居民能源消费是为满足居民日常活动而产生,由居民活动结构、活动时间、活动空间以及完成各项活动所用设备这四个维度决定,即居民时间利用行为。基于时间利用视角研究居民能源消费,从活动需求入手研究居民在何时、何地开展了何种活动,活动所需设备以及最后由设备产生的能源消耗情况,可描述从最初的需求产生到最终的能源消费全过程,为识别从根本上减少能源消耗的途径提供了解决方案。因此,本研究试图从时间利用视角诠释居民能源消费的形成机理,提出基于时间利用视角的居民能源消费核算方法与思路,探究不同维度变化对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并以中国为实证背景,拓展现有发达国家采用的时间利用调查框架,从活动结构、时空分布、同伴人员、活动所需设备等多个方面调研中国居民的时间利用行为,最终收集1025个家庭成员时间利用调查的有效数据。基于该数据,本文揭示了中国城乡居民的活动模式特征和居民能源消费情况;识别了居民高耗能活动、高耗能时段、高耗能场所、高耗能设备种类以及高耗能群体;并进一步评估ICT技术引起的活动空间变化以及设备燃料和效率变化相关的措施带来的节能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中国居民每天有64.8%的时间发生在住所内,其人均年耗能量约为492.5kgce,中国家庭年均耗能量约为1520.6kgce。其中,烹饪活动消耗的能源最多;7~9点、11~13点和17~19点是主要的高耗能时间段;睡觉休息、食物准备及清理、使用媒体休闲、工作、用餐饮食和其他文化娱乐活动是主要的六大高耗能活动;家庭税后年收入在21万以上的女性、无业人员、女公务员、农村女性、15岁以下或60~64岁的居民等均是高耗能群体;柴火灶、煤气炉、采暖火炉、天然气取暖设备/燃气地暖、热水器、电视等均为高耗能设备。通过推广高能效设备以及消除非主要活动中的设备使用量,可减少3.5%~13.2%的能耗;此外,即使避免了相关活动的出行能耗,线上活动和服务(E-life)的日益普及也可能使家庭能耗增加约18.1%。

Research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based on a time use perspective

 

Time use behavior and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flow for an average Chinese resident on the survey day (unit for time: hours; unit for energy: kgce) 

原文信息

Causal Effect of Time-Use Behavior on 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Biying Yua,b,c,d,⁎, Xiaojuan Yanga,c, Qingyu Zhaoa,b, Jinxiao Tana,b,c 

aCenter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search,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b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cBeijing Key Lab of Energy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Beijing 100081, China d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for Economy and Society of Beijing, Beijing 100081,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