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心余碧莹教授和学生张帅、赵子豪的论文《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athway for a low-carbon primary aluminum industry in China》发表在国际期刊《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上。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铝生产国,产量全球第一与高能耗高排放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原铝冶炼行业绿色转型的迫切形势。为了加快原铝冶炼行业绿色转型,尽早实现碳达峰,本研究自主构建国家能源技术-铝(NET-AL)模型,综合模拟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先进技术、优化电力结构三种措施对原铝冶炼行业的节能减排效果,提出实现原铝冶炼行业低碳转型的经济最优技术发展路径。
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中国对原铝的需求在短期内将继续增长,2025年有望达到峰值,需求量约为4100万吨。中国原铝冶炼行业的能源消耗将在“十四五”期间达峰,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望在2025年达到峰值,峰值约5.5亿吨。先进技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相比于现有政策趋势照常情景,在氧化铝精炼过程和铝电解过程中,节能贡献最大的先进技术分别为七效管式降膜蒸发技术(三水矿石)以及铝电解槽新型导流结构节能组合技术,对应节能贡献占比23.9%和15.8%。综合实施各项节能减排措施,中国原铝冶炼行业不仅能实现节能减排,同时还有望带来正收益。
Production process of primary aluminum industry in China.
Total CO2 emissions for each scenario.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promotion under the AT scenario.
原文信息: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pathway for a low-carbon primary aluminum industry in China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techfore.2021.12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