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科教授和王家钰博士生、魏一鸣教授等关于环境税政策成本收益效果模拟的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王科教授与王家钰博士生、Klaus Hubacek教授、米志付博士和魏一鸣教授合作的论文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taxation policy in China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
20世纪80年代起,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成为一种常见的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环境税作为一种主要的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已经在发达国家广泛推行。为解决过度的能源和资源消耗导致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我国于2018年初推行了环境税政策。但是,根据诺德豪斯的理论,旨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只有通过经济机制才能发挥作用。所以,由环境政策指导的污染减排活动,也会影响行业生产规模和生产成本。即减排活动存在着经济成本和环境收益的权衡(trade-offs)关系。在此背景下,本研究考虑SO2、NOx和烟粉尘三种气体污染,模拟评价了几种情景下环境税率的提高对经济成本(GDP损失的增加)和环境收益(健康损失的减少)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提高三种污染物的环境税率,减排量最大,其中SO2税率作用贡献最多;单独提高烟粉尘的环境税率,环境影响最友好,因为通过避免健康损失而带来的减排福利最大。
为了量化气体污染减排的成本和收益,本研究引入“减排部门”,构建了环境扩展的投入产出表,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扩展的投入产出表构建步骤
环境政策不仅有政策本身产生的效果,还会存在由环境政策导致的效率改变所产生的效果。所以,环境政策效果评价需要去除效率改变的效果,使情景模拟在同一个效率基准进行。此外,环境政策通过上下游的供应线影响各行业的生产,投入产出方法能够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量化各行业的投入和产出。因此,本研究基于前沿分析构建环境扩展投入产出优化模型,在同一个技术效率基准下模拟了环境税政策在各行业产生的成本和收益效果,如图2所示。
图2 四种情景总排放量和减排收益的变化量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iec.12947
Wang K, Wang J, Hubacek K, Mi Z, Wei Y-M. A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taxation policy in China: A frontier analysis-based environmentally extended input–output optimization method. J Ind Ecol. 2019;1–13. https://doi.org/10.1111/jiec.1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