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新闻
中心博士生姜洪殿赴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IASA)联合培养(二)
作者:ceep 来源:ceep 日期:2020-07-28 访问量: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博士生姜洪殿于2019年9月底赴奥地利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 (IIASA) 开展为期一年的博士生联合培养(CSC国家公派)。国外合作导师为IIASA空气质量和温室气体项目组 (Air Quality and Greenhouse Gases Program) Purohit Pallav研究员,其兼任瑞士苏黎世大学政治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综合评估模型(GAINS)建模,非CO2温室气体排放,气候变化减缓,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等。  

  

图1 姜洪殿参加国际会议 

  姜洪殿主要开展能源复杂系统建模、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及碳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等问题的研究。在访学的后半年,姜洪殿同国内外导师围绕课题“基于碳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实现中国和印度NDCs目标的成本效益比较”展开研究。中国和印度是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第一和第三大碳排放国。因此,中印两国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碳减排的协同效益为两国进行深度减排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基于此,姜洪殿基于北理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自主构建的C3IAM/GEEPA模型,即全球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将碳减排的协同效益纳入到碳边际减排成本曲线(MACCs),评估并比较了中印两大新兴经济体在考虑协同效益前后实现国家自主减排贡献(NDCs)目标的总减排成本和成本节约效果。此外,由于近半年来欧洲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姜洪殿所在研究团队改为居家办公模式,他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也积极通过视频、邮件、微信等方式同国内外导师交流科研进展,并对学术问题进行讨论,有效地保障了科研进度。

  博士期间,姜洪殿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Energy Economics、Resources Policy等能源与环境经济领域SSCI/SCI期刊发表论文3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次,并分别作口头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