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新闻
CEEP-BIT团队参加第十八届全球综合评估模型联盟年会 第二日成果汇报与热点追踪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11-13 访问量:

2025年11月11日至13日,第十八届全球综合评估模型联盟年会(IAM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吴郧、博士生杨博、赵阳、王浩、胡宇翔5人参会。

会议第二日以两场主报告展开。首场由CMCC的 Massimo Tavoni教授主持,聚焦1.5°C温升过冲风险与应对路径,系统探讨了在气候目标面临超调的背景下,如何从政策建模与行动设计维度推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第二场由印度艾哈迈达巴德管理学院的Saritha Sudharmma Vishwanathan教授主持,关注自然生态系统在未来气候治理中的核心作用,并就高精度多尺度建模、社区利益相关者参与及融资机制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

当日共设8场平行分会场。博士生王浩在“Wellbeing”会场报告了《Health Gains from Climate-Pollution-Healthcare Synergy Fail to Reduce Widening Inequalities》,通过耦合多区域CGE模型、简化空气质量模型与健康影响评估模型,构建动态分省尺度的“能源-环境-健康”综合建模框架,量化分析了碳中和、大气污染控制以及医疗保健改善路径下的健康协同效益。其他分会场议题广泛,例如,“SSPs”分会场关注新冲击、多领域、跨尺度的情景更新和拓展;“Methods”分会场探讨人工智能与开放科学等IAM方法创新;“Justice”分会场展示实现全球体面生活标准的能源需求及对长期减缓路径的影响,“Geopolitics & Critical Materials”分会场聚焦能源转型中关键材料需求和贸易动态带来的新影响和风险等。

图1 现场汇报

海报交流环节中,博士生胡宇翔展示了研究《Global Agricultural Risk Under Climate Change—A Crop-Water Coupled Analysis Using C3IAM》,针对当前作物模型在水分动态表征上的简化局限,以及部分模型采用全球统一参数导致的方法瓶颈,在C3IAM 框架下开发作物-水文耦合模型,为解析气候变化下的水-粮关联动态提供了新工具。

图2 海报展示

海报环节共49项前沿研究参与。IIASA的ECE项目综合气候影响组组长Carl Schleussner在《Establishing accountability for climate overshoot》中,针对1.5°C气候过冲风险,提出了基于区域责任的可量化问责框架,为新一代IAM模型的设计与评估提供关键依据。帝国理工大学研究员Alaa Al Khourdajie博士的海报《Navigating the unexpected: The impact of disruptive events on mitigation scenarios》,构建了“破坏性事件-韧性路径”分析框架,为将突发干扰事件系统融入气候减缓情景提供了结构化方法,并揭示了技术部署与系统抗风险能力之间的关键权衡。CEEP参会成员全程积极参与,围绕多项研究展开了深入讨论。

图3 海报交流

通过全天多环节的学术交流,CEEP团队成员在模型构建方法、前沿议题把握及跨学科合作等方面获得了重要启发。会议第三日将继续开展多场主题报告与情景分析研讨,团队将进一步参与交流,拓展国际合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