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上午,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刘贺磊教授应邀做题为:“有机胺碳捕集技术的前景与发展”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廖华教授主持,中心师生参与此次报告。
在本次报告中,刘贺磊教授主要介绍了碳捕集这一领域目前的技术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其中发展潜力较大的有机胺碳捕集技术。目前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碳减排以及碳中和时间表以及路线图。碳捕获技术作为目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一个关键手段,对全球加速完成碳中和目标,实现能源清洁化利用和低碳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报告聚焦有机胺水溶液捕获CO2技术的前沿研究工作,围绕如何实现有机胺捕获CO2过程的高效与节能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从高效吸收溶剂结构调控设计及多尺度反应体系构建以及高效低耗催化解吸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呈现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及科研成果。探讨碳捕集技术的高效与节能技术发展,同时为发展高效、节能、低成本的碳捕获技术提供一定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助力传统的有机胺溶液捕获CO2技术的高效低能化进程,助力实现碳减排以及碳中和的目标。
报告结束后,中心师生与刘教授就研究课题,技术细节,经济参数,成本研究等多方面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刘贺磊,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北京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在湖南大学和加拿大里贾纳大学分别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以及过程系统工程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高效碳捕集技术的开发,推广以及商业应用,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以及工程实践经验。目前已在知名化工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1篇;其中5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入选ESI 热点论文;论文引用 1700 余次,H-index 为24。受Springer出版集团邀请撰写英文专著1部;申请国际专利1件、国内专利9件,其中授权专利7件。参与多项加拿大、卡塔尔、韩国以及中国基础研究以及工业项目。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其中大会主题报告(key note)1 次,口头报告 6 次。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杂志和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杂志的客座编辑;受邀AIChE J, Chem. Eng. Sci, Chem. Eng J, Ind & Eng Chem Res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多个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