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心余碧莹副教授、硕士生张呈尧的论文“Accounting process-related CO2 emissions from global cement production under 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发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
水泥生产过程排放量(Process-related CO2 emissions from cement production)是工业过程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工业过程排放总量的一半。目前为止,很少有学者开展过有关全球各国水泥过程排放量的研究,特别是没有考虑到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对于水泥过程排放的影响。现有的综合评估模型大多是核算由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量,而对于非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主要包括水泥过程排放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下水泥工业过程排放的排放轨迹,为现有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分析提供更多的依据。本研究通过对31个发达国家1950年到2014年人均GDP和人均过程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模拟出水泥过程排放量模型,进而预测在五个SSP情景下全球12个地区175个国家2015年至2100年期间的水泥生产过程排放量。结果表明:(1)全球累计水泥过程排放量在SSP3情景下最大,其总量为454.5亿吨。(2)不同地区在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有不同的发展速度,达峰时间不同,其对于全球总排放量的贡献也存在较大差异。(3)总体来看,印度、中国、尼日利亚、美国和巴基斯坦在2015年到2100年间是全球累计水泥过程排放量贡献最大的国家。
Figure 1 Cumulative global total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related CO2 emissions from 2015 to 2100 in SSP3 scenario
Figure 2 Trends of cement production process-related CO2 emissions of 12 regions in SSP1-SSP5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5965261830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