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魏一鸣教授、梁巧梅教授、Felix Creutzig教授与中心博士后刘丽静等合作的论文“Combining economic recovery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 global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在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发表。
尽管部分国家正逐步恢复生产和生活,但COVID-19疫情仍在继续影响世界,这进一步推动了对复苏政策的关注。本研究使用北理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自主开发的全球递归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全球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模型(GEEPA),模拟了2021年COVID-19疫情反复情况下的经济、能源和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从调整政府收入与支出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实施各项财政政策的经济复苏效果,并赋予经济复苏政策以“绿色”导向,比较了不同强化绿色复苏政策的能源与环境影响。
这项研究发现,2020年的疫情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而2021年的疫情反复将进一步明显降低全球各地区的经济复苏速度。为实现同时兼顾经济复苏、能源优化、环境改善的目的,后疫情时代应注意经济复苏政策措施对绿色发展的影响。在政府的复苏政策中,单纯减免生产间接税对所有地区经济的正向刺激效果最优。但不利于低碳能源的发展,也会导致CO2和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后疫情时代的绿色复苏计划可以优先考虑在减免生产间接税的同时加征温室气体排放税,这将有助于改善经济指标并减少整体环境排放。从长远来看,这种税收调整不仅能够较快扭转经济颓势,将对全球经济的损害降到最低,还将帮助世界各国政府回到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轨道上。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ap.2021.09.009
Liu, L. J., Yao, Y. F., Liang, Q. M., Qian, X. Y., Xu, C. L., Wei, S. Y., Felix Creutzig & Wei, Y. M. (2021). Combining economic recovery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A global evaluation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