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7/20]亚洲在清洁能源产能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我国“北气南下”输送天然气破1000亿立方米
作者:张淑欣 来源: 日期:2025-07-20 访问量:

亚洲在清洁能源产能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我国“北气南下”输送天然气破1000亿立方米

(2025/07/14—2025/07/20)

作者:张淑欣(编写)

国际能源新闻

1. 亚洲在清洁能源产能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最新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统计报告》,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长15%,新增装机容量达582吉瓦(GW),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显著,进一步拉大了全球能源转型差距。从区域贡献看,亚洲在新增可再生能源容量中保持领先地位(占比71%)。欧洲和北美分别贡献12.3%、7.8%,而非洲、欧亚大陆、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合计占比仅2.8%。能源类型方面,太阳能与风能成为绝对主力,占全年净新增装机容量的97.5%。值得关注的是,即便2024年增幅创纪录,距离2030年全球发电量翻三番(11.2太瓦)的目标仍有较大缺口:按当前增速,2030年全球发电量仅能达到10.3太瓦,与目标相差0.9太瓦。对此,IRENA指出,为实现2030年目标,未来不到五年内可再生能源产能需以每年16.6%的速度进一步扩张。

2. 太阳能首次超过核能和风能,成为欧盟能源结构中的主导

2025年6月欧盟太阳能发电量占比达22.1%,首次超越核能(21.8%)和风能(15.8%)成为最大电力来源,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当月至少13个成员国刷新太阳能使用纪录,其中荷兰(40.5%)、希腊(35.1%)等国表现突出。同期欧盟煤炭发电占比降至略超6%,为历史最低。德国、波兰作为主要用煤国占比分别降至12%和43%,西班牙煤炭发电量不到1%,爱尔兰等10国已完全停用煤炭。不过2025年上半年欧盟化石燃料使用量仍增13%,因天然气电厂弥补了年初水力和风力发电的下降,而长期干旱使水力发电量较去年减少 15%。欧盟总电力需求也上升2.2%。近九成欧洲人希望增加可再生能源,本地太阳能项目和低电费助力屋顶太阳能板及共享太阳能计划获支持。

至少有13个欧盟国家创下了月度太阳能记录(图片来源:EMBER)

3. 印度提前实现2030年清洁能源目标,非化石能源占比达50%

印度于2025年7月14日正式宣布,该国非化石燃料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已达到50%,提前五年完成《巴黎协定》设定的2030年目标,标志着其清洁能源转型进入加速阶段。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印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速创2022年以来新高,燃煤发电量下降近3%,但化石燃料仍占2024年发电量增长的三分之二以上。同时,印度计划到2032年将燃煤发电能力扩大80吉瓦以满足能源需求增长。印度曾未能实现2022年175吉瓦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但此后加大了太阳能和风能的新增装机容量。目前,印度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500吉瓦的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其中包括水电和核电。此外,政府还在积极推动电池存储、太阳能和风能设备的循环利用以及绿色氢气等领域的发展,以深化脱碳进程。

国内能源新闻

1. “北气南下”输送天然气破1000亿立方米

据最新消息,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运行超2000天。这是我国首条关键设备和核心控制系统全面国产化的长输油气管道。该工程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至上海,途经9个省区市。自2019年北段投产、2024年全线贯通后,日均输气量超1.1亿立方米,年输气能力达38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亿多人口,可满足1.3亿户城市家庭全年用气需求。该通道与东北管网、西气东输等系统互联互通,构建“全国一张网”供气格局,2025年上半年向长三角地区输送天然气157亿立方米,占该区域用气量的三分之一。迎峰度夏期间,单日向上海、浙江等地供气量达6000万立方米,较2024年同期增长4%,有效缓解华东地区夏季保供压力。作为我国首条智能管道样板工程,其集成全生命周期数据,应用光纤预警、地灾监测等技术,升级打造了“天空地”一体化智能线路管理模式。

“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 我国最大地下储气库群新增7亿立方米库容

7月15日,我国最大地下储气库群——中原储气库群再度扩容,规模增至7座,新增库容7.08亿立方米,可提升京津冀及黄河流域季节调峰能力,保障能源安全。新投产的白庙浅层储气库位于山东菏泽,设计库容7.08亿立方米,日注气规模240万立方米、日采气规模500万立方米,高峰期可满足500万户家庭日用气需求。该储气库群通过“夏注冬采”模式调节供需,被喻为“天然气地下粮仓”。中原储气库群不仅是国内最大的储气库群,也是储气类型最多的储气库群。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五五”期间,中原油田还将建设多座储气库,预计中原储气库群库容规模可达196.85亿立方米。

3. 光伏发电首次被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

近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了《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下称报告)。其中2024年光伏发电等效可用系数为99.84%,首次被纳入电力可靠性统计。近年来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攀升,风光发电已成电力系统主力电源。截至2024年,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风电光伏达到了14.1亿千瓦,历史上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如此庞大的装机规模若缺乏系统监管,可能引发连锁性运行风险。相关人士表明,在2019年开始风力发电机组可靠性统计的基础上,2024年首次将光伏发电机组也纳入统计。通过开展风光发电设备运行可靠性统计分析,一方面可实时掌握设备健康状态,预防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通过量化指标分析揭示设备薄弱环节,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推动风光发电从追求装机规模转向高质量发展。

主要新闻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国际能源网、中国能源网、国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