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有望年底出台
工信部装备司司长张相木表示备受业内关注的由工信部主导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已经上报至国务院,正在等待审批。据估计,《规划》将在今年底正式出台,并将进一步颁布实施细则。
《规划》备受关注,其将对未来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路线指明方向,此外,围绕节能和新能源车的补贴额度及补贴范围、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目标等新能源车产业发展链条上的诸多关键问题,《规划》也都将一并给出最终的答案。
分析认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几个方面问题:
首先在于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进行。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环境,它的基础建设和技术成熟度都有待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应用依赖于基础设施,但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国外调查机构预测:中国的电动车市场要想实现真正的商业化,至少需要建设5万个充电站。但截至目前,国家相关电网部门在全国所建的公共充电站数量尚未超过200个。
第二,电动车成本高昂,很难有消费者愿意花大价钱去购买。刚刚上市的比亚迪E6电动车,其售价高达36.98万元,这一价格几乎是比亚迪目前传统能源车售价的2~3倍,很难想象其在短时间内能走入更多的家庭。
还有就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技术问题。根据其他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技术突破仍然是工作的重点。首先就是技术的成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全球来看,混合动力技术应该说是基本成熟,而且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纯电动汽车也在特定的车辆上取得了小规模的应用。燃料电池也在几十个城市开展了示范运行,但是在关键的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电机等核心技术上的主要性能,包括能量密度,工艺密度,安全性,可靠性,成本、寿命等主要的性能指标上,仍然有待于取得更大的突破。所以,核心技术的突破速度决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进程的快慢;核心技术突破的程度决定了未来新能源汽车适用的范围和推广的规模。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和产品,它的技术标准、法规和政策环境也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长期共存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进华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多种的,或者是百花齐放的——也就是说多种技术路线会长期共存。混合动力汽车因为结合了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优点,而且可以带来显著的效果,它应该是一个近中期的一个重点应用产品。纯电动汽车使用阶段零排放,综合能效利用率也比较高,最主要的是摆脱了对石油的依赖,应该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燃料电池汽车同样不依赖于石油,而全生命周期优势巨大。对于电动汽车,国际上应该说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纯电动车适合小型化,短里程的发展与推广。混合动力汽车可能主要适合在城市空旷中长里程中应用,燃料电池是重载、大型化、长距离的应用。总结来说,新能源汽车不同类型在发展中具有不同的优势,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柴油荒”滋生黑市交易 “批零倒挂”幅度加深
进入10月份以来,不少民营加油站无法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批发到柴油,有些没有货源的民营加油站不得不挂出“柴油停供”的牌子。此外,当下不仅是柴油进货渠道缺乏,更主要的是进货价格太高,零售柴油亏损,民营加油站不愿意卖柴油。根据能源研究机构息旺能源监测,截至
由于柴油资源紧张,不少急需用油的用户不得不另寻途径买油,这便滋生了黑市柴油交易(黑市柴油交易,通常指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市场的柴油资源,价格往往远高于国家限价),柴油限供、停供使得“黑市柴油”重新冒头。在西南、重庆等地都存在着黑市柴油交易,其中四川黑市柴油价格达到8500元-8800元/吨,重庆黑市柴油价格达到8900元/吨,华东黑市柴油价格达到8600元/吨,都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零售限价。
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表示,2010年冬季我国出现“柴油荒”原因在于需求端异常,各地节能减排拉闸限电带来柴油发电需求激增,造成供需失衡。而今年“柴油荒”的出现主要在于供应端异常,主营炼油厂集中检修造成供应减少。
专家呼吁扩大柴油进口,拓宽供应渠道
“增加柴油进口是补充国内资源缺口的重要渠道。”在前一段时间,不少石油公司已经开始增加柴油进口,从开始操作到正式进入市场流通渠道需要10-20天。预计到11月上旬左右,国内柴油供应会逐步恢复正常,可缓解国内柴油紧张。
柴油进口多少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是否有进口配额;二是进口是否盈利。我国成品油进口配额大多掌握在两大集团手中,前一段时间,国际成品油价格低迷,而且今年下半年国内柴油进口实行零关税,进口柴油理论上是盈利的。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理应多进口柴油以防备后期出现“柴油荒”。
对于民营油品企业而言,自身油品进口渠道不畅使得他们屡屡面临断供的尴尬。在近期举行的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2011年年会上,大多数民营石油企业代表呼吁国家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原油、成品油进口资质,保证民营企业的油源,鼓励市场竞争。
两大集团旗下部分成品油销售公司对民营加油站采取控制销量,推高价格,甚至柴油和汽油捆绑销售等销售方式。其中,在汽柴油捆绑销售中,企业的汽油报价要比市场上正常汽油报价高出100-200元/吨。
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国营石油企业正在加大对民营炼厂的收购力度。这样民营加油站的油源将更加吃紧,市场垄断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民营加油站的生存环境堪忧。
面对柴油荒多个地区采取应对方案
最近柴油荒先从重庆、成都、武汉等国内多个城市开始,并向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区蔓延,多个地区出台应对方案。
28日中石化2900吨柴油抵渝,后期还有4万吨。从27日开始,每日多投放1500吨柴油进入市场。重庆市共储备了13万吨柴油,保证10天的供应。重庆市市发改委油气办称,1500吨柴油已于昨日凌晨投放市场,将按照中石油每日增供1000吨、中石化每日增供500吨的形式,投放到我市各大加油站。
浙江省经信委的相关负责人说,为了保证浙江地区柴油的供应,最近,经信委组织中石化、中石油等供油企业进行座谈,并推出7项举措,重点保证今年11月至明年1月用油高峰期柴油的供应。措施包括加大对浙江市场资源的投放,重点保证农业、城市公交等用油企业供应,打击变相涨价等行为,优先保证成品油运输,进行预警和防范柴油供应紧张等。
其他能源新闻
缺水恐将阻碍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有世界20%的人口,但淡水供应量只占世界的7%,是全世界最缺水的经济体。在最新的水荒中,昆明将在今后8个月限量供应城市用水。中国政府一直设法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资、严格污染标准和减少消耗等一系列措施应对这个问题。
今年,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国务院的相关指示也一直非常密集。北京今后10年的水项目预算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包括农业灌溉、洪水防控、水资源供应和保护等。
我国水资源不仅人均淡水量少,而且在地理分布上及其不均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27日在香港举办的一个讲座上表示,虽然中国近50年来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大,但南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分布不均现象有所加剧。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面临以下难题:一是水环境污染严重;二是水生态系统退化;三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四是极端和突发事件频繁。
随着我国经济化的进程,水资源的劣势已经凸现,我国如若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害。
生物燃料减少75%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