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中国石油进口通道趋向多元化
作者:ceep 来源:ceep 日期:2006-02-24 访问量:
 ——一周能源新闻综述(2006/02/24


 

中国南亚能源版图雏形

瓜达尔港工程输油线路: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通往中国新疆中

伊-巴-印输油管道:从伊朗海上油田经巴基斯坦再经印度通往中国

中缅天然气管线:从缅甸实兑港通往中国昆明

(图片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巴基斯坦欲作中国能源走廊

    本周能源领域最为引人注目的新闻,当属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华,其访华的主要议题就是中巴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221,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会谈,并在会谈后共同出席了中巴政府关于扩大和深化双边经济贸易合作的协定、中巴关于能源领域合作框架协议等十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在这些中巴合作协议书中,中巴能源合作方面的协议书无疑是其中最具分量的一份。

 

    穆沙拉夫总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巴基斯坦想充当中国进入中亚市场和能源领域的运输线。他说,“我们有兴趣为中国建立一条贸易和能源走廊。”穆沙拉夫指的是位于巴基斯坦阿拉伯海、中国政府援建的瓜达尔港港口项目。来自伊朗和非洲的原油可以通过瓜达尔港被输送到中国西北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领导人提出这一设想的依据是,巴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并不丰富,但西面与伊朗、阿联酋、巴林、沙特、土库曼斯坦等原油输出国相接近,而它的东面则是世界最大的3个石油进口国:中国、印度、日本。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巴在由西亚到东亚的油气传输通道上,占据了独特的地位:南亚正在谈判的4条油气管线有3条经过或终止于巴基斯坦:卡塔尔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伊朗--巴基斯坦--印度。

 

    由于要考虑政治安全、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效益,以及项目的具体化,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对于巴方的热情态度,中国方面则比较谨慎。但是,与中缅天然气管线一样,这条未来可能的“能源走廊”,让中国的能源战略在绕道马六甲之外多了一种选择。

 

哈萨克斯坦能源和矿产资源部新闻局23日发表新闻公报说:

 

哈萨克斯坦计划于今年5月向中国大规模出口石油

    公报说,阿塔苏-阿拉山口段石油管道竣工投产是哈中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达到新的水平。按计划,哈将于今年5月通过该管道向中国大量输送石油,在此之前哈需先向管道内灌注石油60万吨。 

 

    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里海(世界第三大油气资源富集区)岸边的阿特劳,东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全长3000多公里。整个石油管道分三段:第一段从阿特劳到肯基亚克;第二段从肯基亚克到阿塔苏;第三段从哈境内的阿塔苏到中国新疆的阿拉山口。 

 

    该管道20049月动工,200512月中正式竣工投产,总造价7亿美元。设计年输油能力2000万吨,竣工后的最初运力为每年1000万吨。

 

    实际上,我们在考虑与国外进行能源合作来保证能源安全的同时,国内也在积极筹划石油安全储备,今年:

 

广东将动工1200万立方米石油储备项目

 

        223广东省发改委主任陈善如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一项总投资50亿元、建立1000万立方米原油储备和200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备的计划,将于今年起动工,2010年前建成。项目计划选址湛江、茂名。

 

    据透露,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此前亦赴粤考察,该项目同时跟国家的战略储油计划相统一。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自2003年开始启动,一期工程中的四个基地分别是青岛的黄岛、大连的新港、宁波的镇海和舟山的岙山,储量大约都在500万吨。

 

    据珠海市鑫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总裁李健康估算,1200万立方米的战略储备石油,大约可供整个广东省使用半年。美国一般要求国家战略储油能满足120天的需要,日本则是90天。

 

另外,在一片争议声中:

 

煤制油项目竞相上马

 

        222,国内首个煤基合成油项目在山西长治潞安高调开工,曾因油价攀升而喧嚣一时的煤制油技术而今又引起了大家的瞩目。目前,国内煤间接液化还处于中间试验阶段,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厂生产规模为年产16万吨,山东兖矿集团年产100万吨的间接液化项目处于前期的研究阶段。煤直接液化方面,目前只有神华集团的工程项目在建设当中。

 

    但是中国虽然掌握了煤制油技术,但尚处于试验阶段,并没有工业化生产的经验。而且煤制油技术是以煤炭代替石油,并未跳出化石能源的范畴,消耗的依然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因此这些项目并未从根本上优化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依此,则有人不看好煤制油的前景。

 

    然而,在29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家关于能源的发展思路第三条为:促进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降低环境污染。大力发展煤炭清洁、高效、安全开发和利用技术,并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能源的第二个优先主题为: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因此,煤制油项目是符合《纲要》政策的,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扶持,煤制油项目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其油制品作为能源安全储备安全,度过困难的“襁褓”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