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伊朗石油命脉(图片来源:新浪网)
随着伊朗核问题愈演愈烈,欧盟外交官员
欧盟准备对伊朗石油和金融业施加最严厉制裁
欧盟正在准备针对伊朗采取迄今最强硬的行动,通过同时制裁伊朗的石油和金融业来切断伊朗核计划所需的资金。
下周一欧元区27国外长将齐聚布鲁塞尔,预计他们将同意对伊朗央行还可能包括其他一些银行实施制裁,同时欧盟将宣布禁止购买伊朗生产的石油。一位要求不具名的欧洲外交官向法新社透露:“我们必须向伊朗发出非常强烈的信号。在下周一的制裁协议中可能出现的还包括禁止向伊朗出售黄金、钻石和其它贵金属,而现有的伊朗石油进口和投资禁令也将被扩大。
在推行该制裁措施的过程中,法国总裁萨科齐呼吁“更加强硬和更加果断的制裁”是避免采取军事行动的一种手段。他表示,那些不愿对一个正在寻求核武器并把自己国家推入灾难之中的政体施加制裁的国家,应该为潜在的战争风险负责。同时德国外长韦斯特韦勒也警告称,伊朗在核计划中的表现是“令人无法接受的并且对世界和平是一种威胁”。
不过由于希腊的特殊状况,希腊政府希望欧盟将伊朗石油禁运的实施时间推迟至多8个月,从而给于希腊获取原油新供应源的时间。希腊的上述呼声却使其置身于法国等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对立面。
美国称伊朗帮助叙利亚出口石油
美国财政部资深官员表示,最近调查发现伊朗正帮助叙利亚躲过美国和欧盟实施的禁运令继续向外出口石油。另外,日前外传一艘俄罗斯货轮运送军火到叙利亚,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表示他们仍在了解相关情况。
美国媒体报道伊朗正协助叙利亚躲过美国和欧盟的禁运令继续出口石油。一名负责调查伊朗相关事务的美国财政部资深官员表示叙利亚是先将原油运送到伊朗和国际市场接轨,等交易完成后再将获利送回大马士革。光上个月叙利亚就靠此出口了十万吨原油。
财政部官员透露协助叙利亚航运石油的国际油轮中有许多是在美国投保保险、登记,将进一步了解相关细节。另外,针对日前外国媒体报道一艘俄罗斯货轮运送军火到叙利亚。美方表示目前仍在了解相关情况。
中国石油进出口未雨绸缪,继续坚持反对美对伊制裁
在伊朗问题上,中国不会屈从于美国的意图,将按照国家利益继续开展与伊朗的经贸往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主张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应该通过对话和谈判来解决,一味制裁、施压,甚至以武力相威胁,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会导致局势的进一步恶化。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月19日结束了对海湾三个富油国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的访问。温家宝18日在多哈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有些人认为我这次来是为石油而来,我觉得把问题看窄了。应该说我是为友谊而来。”他还指出,中国与伊朗开展的石油贸易是正常的贸易活动,正当的经济贸易应当受到保护。
但为应对伊朗极有可能出现的“断油”风险,中国也在多方探路。1月15日,中石化集团和沙特阿美在沙特签署合资协议,拟按37.5:62.5的比例合资成立延布阿美中石化炼油有限公司,并在沙特西部城市延布新建一座炼油能力达40万桶/日的炼油厂。于此同时,2012年包括三大石油公司、中化集团、振华石油等多家中国石油公司将重返伊拉克。除此以外,位于阿联酋西部的阿布扎比石油运输管道也将成为中国获取油源的又一重要通道。
日韩开始与美国唱反调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表示,美国财长访问日本时,日财长安住淳所言“日本将逐步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仅仅代表其个人意见,不代表政府立场。野田首相的这一发言,被日本媒体理解为政府新年中第一次对抗美国的行动,也是野田当首相以来,首次对美国说“不”。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1月12日会晤日本财务大臣安住淳时,安住淳曾表示,日本会逐步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这一发言即刻引起了日本政府内部的震惊,更是遭到了财经界的强烈批判。其中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藤村修和商工会议所会长冈村均表示明确的反对。冈村称,如果盲目中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势必会引起石油及天然气价格的上升,如果在没有确保新的石油供应源的情况下中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会对未来的经济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要求政府慎重对应美国的要求,保护日本企业的利益。
韩国也不愿意在石油问题上和伊朗对抗,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政府虽然公布了对伊朗的追加制裁措施但其中并不包括禁止进口伊朗产石油化学产品的内容。韩国在石油问题上和日本的立场非常相像,韩国97%的石油需要进口,其中,韩国9.6%的进口原油来自伊朗。韩国官员甚至曾请求美国政府在制裁伊朗时“网开一面”,避免自己成为石油争夺战中的“炮灰”。
俄罗斯强硬反对对伊朗的石油禁运及军事打击
对于近期伊朗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加季洛夫表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际社会对此深感担忧。而导致伊朗与西方对峙的原因是有关伊核计划真实目的的分歧。俄一贯主张重启与伊朗的六方会谈。加季洛夫亦坦承,伊朗铀浓缩工厂的投运确实违背了联合国安理会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相关决议,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谈判难以启动。他称,西方国家考虑对伊朗进行打击,但他们对胜出是否有十足的把握,尚不清楚。加季洛夫更两度强调,任何针对伊朗的军事打击是“不可容忍”的,这将令局势更加危急。
其他要闻
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在阿布扎比开幕。第五届世界未来能源峰会1月16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幕,与会代表在4天的会期内围绕可再生能源未来的发展和挑战等议题展开讨论。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推动可持续创新”,与会代表还在多场高级别会议上着重讨论环境、技术、投资等方面与能源相关的问题。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峰会开幕式并致辞。
美对华风电“双反”调查,中国机电商会表强烈不满。美国商务部19日宣布对从中国和越南进口的应用级风塔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这是2012年美国对华“双反”调查第一案。昨日中国机电商会发表声明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称正在组织中国企业积极进行应对。
加拿大与美国谈判大打中国牌,扩大对华石油出口。美国拒绝批准与加拿大的石油管道合作项目,让其“亲密盟友”加拿大极度失望,曾激烈批评中国的加总理哈珀更是在2月访华行程即将开始之前向华盛顿发出威胁,称将寻求扩大对华石油出口。这或许将给中国带来不小的利益。
国际能源署称全球石油需求三年来首降。国际能源署发布的1月份的最新《月度石油市场报告》表示,在全球经济疲软、原油价格较高和2011年暖冬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国际石油需求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11年第四季度,全球石油需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日减少30万桶;2011年全年石油日均需求为8950万桶。
中海油蓬莱油田有望2012年内复产。由中海油和康菲中国石油合作开发的蓬莱19-3油田自去年9月初因漏油停产之后,复产时间一直未定。日前中海油方面终于有消息,称蓬莱19-3油田有望年内复产。中海油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凡荣於表示,政府有关部门目前正对公司修改后的总体开发方案,及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料今年内可再投产,确实时间需视乎审查进度。
结束语
随着美伊关于石油问题的日益白热化,各方对其反应也呈现出微妙的变化。欧盟准备进行最强硬制裁,日韩逐渐开始向美国的对立面倾斜,但其是否会坚持到底还是个未知数,而俄罗斯也加入到反对美国的队伍中来,中国则一如既往的反对美国对于伊朗的制裁。虽然全球对伊朗石油禁运支持下降,但国际油价仍大涨。美伊之间的矛盾随着伊朗威胁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也将愈演愈烈。这极有可能使未来的中东进入“危险期”。(新闻来源:国际能源网、国际石油网、人民日报、中国经济网、凤凰卫视、新华网、中新网、新浪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