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10/18]国际石油价格多方博弈;国内能源市场谱写新章
作者:董晓阳 来源:ceep 日期:2015-10-19 访问量:

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国际石油价格多方博弈  国内能源市场谱写新章
(2015/10/12-2015/10/18)

国际新闻
1.俄能源部长:俄罗斯并非原油供应过剩的罪魁祸首

 

2015年10月14日俄能源部长诺瓦克发言(图片来源:中金资讯)

  原油供应过剩和需求不足已导致全球油价从2014年6月的114美元/桶高位跌至50美元/桶。尽管油价下跌,由12个产油国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并没有减产(甚至还在增产),此举被视为OPEC在面对来自美国页岩油生产商竞争时,捍卫自己市场份额战略的一部分。俄罗斯虽说不是OPEC成员国,却也没有减产来支撑油价。不过,俄能源部长诺瓦克明确表示,俄罗斯不是原油供应过剩的罪魁祸首。
  他10月14日表示,“天然气和石油行业是俄罗斯最重要的行业之一……但在过去三四年间,俄罗斯的原油出口份额一直保持不变,而我们又都见证了大量原油流入市场,其中很多是来自美国的页岩油,仅美国就额外提供了500万桶的日产量,可是市场却没有能力吸收如此巨量的原油。”
  他还称,“因此,在我看来,有两个因素影响原油生产过剩: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很快以及OPEC产油国不断增产,OPEC在过去一年中平均日产量增长100万桶——这对于原油市场而言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然而,诺瓦克指出,俄罗斯无意阻止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参与国际竞争。
 

2.原油需求回升迹象展现
  沙特石油部长Alial-Naimi 10月15日表示,原油需求回升迹象已经展现,中国经济放缓不会形成阻碍,原油市场供需关系的均衡进程将步入正轨。
  受供应过剩影响,国际油价在过去一年中已接近腰斩,不过部分分析师表示,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高产策略已经令高成本生产商开始减产。委内瑞拉近期计划说服OPEC放弃传统的价格区间调节机制,转而推出一种新的价格区间自动调节机制,并将油价底部设在70美元/桶。委内瑞拉的此项提议将于10月21日在维也纳召开的石油专家技术性会议上被拿出讨论。据悉,此次受邀出席维也纳技术会议的非OPEC产油国分别是:阿塞拜疆、巴西、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挪威、墨西哥、阿曼和俄罗斯。
  此外,伊拉克、委内瑞拉和安哥拉等国的石油部长曾于今年6月表示,油价应当稳定在75或80美元/桶,而沙特并未对此表态。
 

3. 法环境与能源部长:巴黎气候大会具备达成协议条件
  法国环境与能源部长罗雅尔在当地时间10月13日表示,年底在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具备达成协议的条件。她同时表示,这还需要与会各国做出进一步努力,把气温升高限制在2摄氏度之内。
参加年底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大多数国家已提交减排、控制气温升高的具体措施。科学家们根据提交的数据计算,预计气温升高会限制在2.5摄氏度到2.7摄氏度之间。罗亚尔认为这为达成协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到目前为止,与会的195个国家中已有87%、即145个国家提交了减排方案,其中包括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俄罗斯。
 

国内新闻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
  新华社15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建立,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
  《意见》明确了四条基本原则,即坚持市场决定、坚持放管结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稳慎推进;明确了6大重点领域价格改革方向,包括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快推进能源价格市场化,完善环境服务价格政策,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健全交通运输价格机制,创新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价格管理;明确提出了建立政府定价制度,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更好服务宏观调控。
 

2.前三季度发改委审批核准投资项目超1.8万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15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月至9月,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8个,总投资18131亿元。
  据李朴民介绍,这些投资项目包括农业水利项目53个,总投资3982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84个,总投资9906亿元;高技术和信息化项目33个,总投资208亿元;能源项目25个,总投资2366亿元;社会事业等项目23个,总投资1669亿元。
 

3. 多国专家聚首杭州畅谈能源互联网
  10月16日,2015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韩国、德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专家聚集浙江杭州,聚焦能源互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最新进展。
  在能源互联网时代里,不少专家还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坦言中国在能源发展中的机遇。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和理论的创立者杰里米·里夫金说,中国有9.3%国土面积适合太阳能发电,从面积上看可能是全球最大的,中国还有全世界最丰富的风力资源,中国公司在未来20至25年间,决定成功的关键将不再是劳动力成本,而是能源成本。
 

(主要新闻来源:环球网、人民网、国际能源网、中国能源网、中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