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冰岛钻探系统采集地热能源;中国启动首个成品油领域质量提升项目
(2016/10/24-2016/10/30)
国际新闻
1. 冰岛“雷神” 钻探地下五公里 采集地热能源
(图片来源:Courtesy Statoil)
目前,冰岛使用“雷神”钻探系统采集地热能源,这个冰岛深度钻探项目装备将在雷克雅内斯半岛钻探5公里深,抵达古老熔岩流。该项目有望制造世界上最热的钻探洞,其温度达到400—1000摄氏度。
为了抵达地下5公里深的熔岩,“雷神”系统将钻探至两个构造板块之间的分界区,叫做“大西洋中脊”。在这一深度,强烈的压力将炽热水转化成为“超临界蒸汽”,它不是液态也不是气体。
钻探井能够钻探到蒸汽流,捕获50兆瓦的能量等级,这一能量可满足5万个家庭的日常需要,相比之下普通的地热钻探采集的地热能量仅是它的十分之一。
冰岛深度钻探项目是在雷克雅内斯半岛钻探5公里深,直抵远古熔岩流。钻探地点位于维蒂火山陨坑,该火山于公元前1724年喷发,当钻头抵达5公里深处蒸汽流温度将高达1000摄氏度。
2. 美国风力发电呈现增势
美国能源信息局26日表示,2015年风力发电占美国总发电量的比例为4.7%,较2010年的2.3%增加约一倍。数据显示,2016年1月至7月,风电占美国总发电量的比例已升至5.6%。
美国能源信息局表示,2010年美国仅3个州的风电比例超过10%,但2015年有11个州的风电比例超过10%,其中3个州的风电比例超过20%,艾奥瓦州的风电比例最高,为31.3%。2015年,得克萨斯州的风力发电量继续领跑全美,占美国风力发电总量的24%。美国能源信息局指出,美国风电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风电技术进步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分析人士预计,未来数年,美国风电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3. 英国首座风筝发电站明年登陆苏格兰
报道称,Kite Power Solutions计划2017年3月在苏格兰东南部沿海的斯特兰拉尔(Stranraer)投建这座非实验性、消费层级的风筝发电站。该公司表示,巨型风筝可以很好地“捕捉”风能,并将其转变为清洁电力,该技术不仅能降低成本,甚至无需任何政府补贴。
据了解,Kite Power Solutions将两个巨型风筝安装在涡轮机两侧,每个风筝面积达70平方米,最高能飞到450米的高空,以阿拉伯数字8的形状进行运动,一条电缆将其与地面的涡轮机连接,以此产生电力。两个风筝轮流升空,以保证持续不断的电力。
虽然风筝发电技术尚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前景很乐观,就连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对该技术赞誉有加,称利用风筝或气球甚至飞涡轮机发电的“高空风能”技术非常有意思,有望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贡献。
对于这座即将问世的风筝发电站,英国可再生能源协会(RenewableUK)表示,这是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的又一大突破,如果风筝发电站试用成功,对于英国的电力供应和环境保护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4. 欧佩克“接近”与其他产油国达成限产协议
据报道,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23日称,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非常接近”达成限制石油产量的协议。
委内瑞拉是全球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此前,马杜罗曾表示,未来数日将对几个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进行“闪电”般地深入访问,拿出一份提议并促成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之间达成最终协议,以促进油市稳定。
21日,因俄罗斯能源官员称,俄罗斯和欧佩克或能在近日达成限产以支撑油市的协议,刺激了当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 9月底,欧佩克会议达成初步石油限产协议以来,国际油价累计反弹7%左右。分析人士认为,即使欧佩克不能在欧佩克国家间或与非欧佩克国家达成最终有约束力的协议,鉴于当前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程度已大为减弱,全球石油库存上涨的局面较过去两年明显放缓,届时国际油价大幅下挫的可能性也不大。
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一期《大宗商品市场前景》报告,将2017年国际原油价格预测从每桶53美元上调至55美元。世行认为,2017年,随着需求回暖和供应收紧,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在内的能源价格预计明年将整体上涨近25%。
国内新闻
1. 我国成品油领域首个国家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启动
新华社武汉10月27日专电 中国石化销售湖北石油分公司27日在武汉启动创建国家质量提升示范项目,这是国内成品油流通领域首个获得批准的质量提升项目,也是湖北省今年实施的两大国家质量提升示范项目之一。
中国石化湖北石油新闻发言人王志东介绍,公司将全力提升商品质量,保证100%合格;建立企业自评、顾客评价、政府抽检、媒体及第三方评价等综合评价体系;加大宣传、人才、科技、技术服务支撑保障;完善质量追溯补救机制;建立质量提升长效机制。
湖北省质监局产品质量监督处处长韩玉明称,油品质量关系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开展油品国家质量提升项目对推进湖北石油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建设“质量强省”意义重大。为推进项目落地实施,质检部门将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抽查,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处理隐患,大力推进诚信计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据了解,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始于2011年,目前我国共有24个国家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其中10个通过验收,14个正在建设。中国石化湖北石油是湖北成品油流通领域的主渠道企业,有近2000家加油站,平均每天服务75万人,成品油市场占有率近七成。
2. 各地密集部署“十三五”核电发展 年底部分核电项目有望获批开工
10月27日讯,各地密集部署“十三五”核电发展,在节能减排已成全球共识的今天,具有清洁属性的核电再受青睐。在中国,部分地区正在提高核电发电量在当地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年底部分核电项目有望获批开工。
截至今年年初,中国大陆运行的核电机组30台,总装机容量2831万千瓦;在建的核电机组24台,总装机容量2672万千瓦。其中,在建的核电机组数量排名世界第一,总机组数量位居世界第三。
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平均每年至少需要开工建设6台百万级核电机组才能完成以上规划目标。按照中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国内平均每年至少需要开工建设6台百万级千瓦的核电机组,方能完成目标计划。现在,2016年已经接近尾声,这意味年底部分核电项目有望获批开工建设。
中国的核电还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目前,核电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总量的3%,而在全球范围内,核电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超过了10%,其中全球共有超过10个国家的核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20%以上。
3. 中科院:2015年我国生物柴油产量超30万吨
新华社天津10月25日电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25日在天津联合发布《中国生物工业投资分析报告2016》显示,中国生物柴油总产能为300万—350万吨,2015年产量30多万吨。
报告指出,中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生物柴油总产能为300万—350万吨,但由于受到原料供应的限制,生产装置开工率不足,尚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此,生物柴油企业正在积极需求替代原料,开发和推广生物柴油新技术,加快建设工业装置。
作为生物能源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生物燃料乙醇产量和消费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巴西,发展潜力巨大。报告指出,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低,在国家财税政策调节的引导下,中国燃料乙醇行业逐渐向非粮经济作物和纤维素原料综合利用方向转变,积极开展工艺和示范项目建设。目前全国范围内已建成山东龙力等7家生物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封闭推广地区包括河南、安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辽宁等省份。
(主要新闻来源:新华社、中国证券报、中国能源报、北极星电力网、科技日报、金投原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