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欧佩克+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草案,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2020/04/06-2020/04/12)
国际新闻
1. 欧佩克+达成历史性减产协议草案,国际油价不涨反跌
北京时间4月9日22点,欧佩克+(OPEC+)视频会议召开,历经9个小时的漫长谈判,会议最终宣布达成史上最大减产协议草案,消息发布后,国际油价经历短暂大涨,随后迎来跳水式下跌,当日美国WTI原油收盘价格下跌9.29%,布伦特原油收盘价格下跌4.5%。
布伦特原油2020年4月9日价格走势图(图片来源:wind)
协议草案显示,自2020年5月1日起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首轮减产,减产额度为1000万桶/日;自2020年7月起减产800万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减产600万桶/日至2022年4月。此外,欧佩+希望非欧佩克+产油国配合减产500万桶/日。如此激进的减产协议在欧佩克历史中尚属首次,历史第二大减产协议需追溯到2008年12月,为应对金融危机导致的油价恐慌式下跌,欧佩克宣布自2009年1月起减产220万桶/日,消息一经发布,油价顺利止跌并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霾,彼次减产堪称收效显著。而此次减产草案发布后,美国WTI原油以及布伦特原油分别收盘于22.76美元/桶与31.48美元/桶,分别下跌了9.29%与4.5%。
分析人士认为,市场的不涨反跌主要由两个原因导致,其一是疫情期间石油需求持续低迷,其二是草案落实前景并不明确。高盛预计,全球第二季度石油需求较2019年同期下滑1400万桶/日。因此,即便欧佩克+达成减产1000万桶/日,也并不足以改善国际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另一方面,此次草案明确提出的初期减产目标为1000万桶,但已经分配由欧佩克+国家负责的只占60%,余下部分将如何切分尚无定论。并且此次减产规模在谈判中遭到2016年加入欧佩克+的成员国墨西哥反对,主要原因是欧佩克+分配给墨西哥的减产40万桶/日任务与墨西哥政府提振本国石油产业的目标相悖。墨西哥能源部长加西亚(RocioNahleGarcia)更是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墨西哥只愿意在未来两个月减产10万桶/日。除此之外,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是否为进一步减产提供支持也为草案的落实情况增加了不确定性,欧佩克的历史性草案能落地多少,仍是一个未知数。
2. 多家机构研究报告发布,2019年全球在建煤电产能锐减
近日,“全球能源监测”、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绿色和平国际和塞拉俱乐部四家机构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在建的燃煤电厂数量连续第四年大幅下降,全球燃煤发电量亦达到历史新低,但距离实现《巴黎协定》制定的气候目标,各国仍需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根据这份名为《繁荣与衰落2020:追踪全球燃煤电厂开发》的报告,全球对于燃煤发电的热情正不断降低,2019年,全球处于在建以及建设前期准备阶段的煤电产能同比下降16%,与2015年水平相比锐减了66%。同时,2019年全球开工建设的煤电产能比2018年下降5%,比2015年锐减了66%。不过报告同时指出,虽然处于开发阶段的产能有所下降,但全球煤电装机量在2019年仍增长了34.1吉瓦,属2015年来首次出现的新增装机量上涨。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说法,到2030年,煤电使用量需求要下降80%才能将全球升温保持在1.5°C以下。目前煤电使用量需求距离这一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为此联合国呼吁将2020年定为新燃煤电厂计划核准的最后一年。
3. 越南最大光伏电站建设启动
据《越南新闻》报道,越南能源企业忠南集团近日宣布,将在越南中南沿海地区的宁顺省再建一座光伏电站,预计装机容量为450兆瓦,将成为越南国内最大规模光伏电站。
作为配套项目,该光伏电站还将建设500千伏变电站和由该变电站输出的500千伏和220千伏的输电线路。忠南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光伏电站及配套项目合计总投资接近14万亿越盾(约合42亿人民币),预计今年10—12月期间竣工投产。投资此次项目的忠南集团此前曾在宁顺省投资6万亿越盾(约合18亿人民币)及4万亿越盾(约合12亿人民币)建设忠南光伏电站与忠南风力发电厂,两座电站已于去年4月投产,合计年发电量达9.5亿-10亿千瓦时。越南正在努力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宁顺省的目标是到2030年拥有8000兆瓦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
4. 乌克北部突发森林大火,火点接近切尔诺贝利
4月8日,乌克兰国家紧急事务部门(DSNS)发表一份紧急公告,公告称4月4日下午切尔诺贝利无人区的弗拉基米罗夫卡村附近发生森林大火,大火发生地辐射值正在上升,超过该地区平时辐射值16倍,过火面积超过300亩,乌克兰消防部分已出动124名消防员以及两架An-32P飞机和一架MI-8直升机参与灭火。
切尔诺贝利地区在1986年发生了严重核泄漏事故,受此事故影响,超过33.6万名居民被迫撤离,该地区近2600平方公里土地封锁至今。乌克兰生态检查机构负责人埃戈尔•菲尔索夫称该地区被大自然接管之后大火并不少见,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有农民放火烧植被与草料事件,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森林大火,而近几年切尔诺贝利开放游览后,这样的事故正在增加。导致辐射超标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释放的放射性尘埃沉降在森林中,火灾则将沾染在沉积物上的放射性尘埃重新释放到了大气层中;其二是植物对放射性物质有富集效应,当这些植物焚烧后,放射性物质则被释放回大气中。
5. 欧洲天然气库存创历史新高
4月7日消息,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称,截至2020年3月1日,欧洲天然气储存库存已满60%,创下3月初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库存创新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其一是2019年通过管道和液化天然气向欧洲输送量均创历史新高。自2019年11月以来,美国一直是欧洲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2019年整年美国对欧洲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相比于2018年增加了约150亿立方英尺/天,2020年2月,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创下历史新高,几乎是欧洲第二大供应国卡塔尔的两倍。其二是欧洲各地冬季天气转向温和,尤其是北欧地区,采用天然气供暖较为普遍,冬季天气不似以往寒冷,居民和商业供暖需求减少,从天然去库存中的提取量低于平均水平。
国内新闻
1. 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
据国家能源局4月10日消息,为了规范能源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根据宪法,国家能源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现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本次征求意见稿再次明确,国家将可再生能源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长期以来,业界对我国能源路线和战略存在不同的声音,各方的利益纠葛给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征求意见稿对于可再生能源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都从法律上做出了规定,无疑是对于风电、光伏等产业的重大利好。
征求意见稿的另一大亮点是强调了能源市场的重要性。征求意见稿提出,能源领域的自然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应当分开经营,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平等参与能源开发利用活动和基础设施建设,由国家推动形成主要由能源资源状况、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成本、代际公平可持续等因素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
在能源立法方面,我国酝酿已久,早在2006年便出台并开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但一直存在法规之间不够协调、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此次能源法的出台以及未来如何推动落地,可谓意义重大,将有利于推动各类能源协调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基础上,为能源革命铺垫法理基础。
2. 乌兰察布全球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4月10日上午,国家电投内蒙古乌兰察布风电基地600万千瓦示范项目以及配套电力外送项目签约启动,该项目是目前全球一次性开发规模最大的单体陆上风电项目,是国家首个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示范项目,签约启动标志着这一重大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项目位于乌兰察布四子王旗境内,占地面积2072平方公里,总投资400亿元,采用最先进的高分辨率全球气候模型,5G通讯、智能巡检机器人等技术,结合不同地形的优化风机排布,中标机型单机平均容量4.16兆瓦,带动国内陆上风电机组从2.0兆瓦时代迈向4.0兆瓦时代,且故障率控制在0.5%以内,总运维人数较常规风电场减少50%以上。根据项目规划,风电基地可带动1000多人就业,预计2020年底建成并网发电,2021年向京津唐地区运送大规模清洁电力,每年可减少标准煤燃烧600万吨。值得一提的是,为克服疫情影响,加快项目推进步伐,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利用“云端”加强线上沟通,顺利取得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两个关键环节的报告批复,仅用一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羡慕征地、定点放线和微观选址等工作。
3. 新疆塔里木发现亿吨级大油气田
中新网4月8日电,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境内的塔里木油田满深1井用10毫米油嘴测试求产,日产原油624立方米,日产天然气37.1万立方米,标志着塔里木盆地腹部超深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一个新的亿吨级大油气田被发现,这一重大发现同时证实了塔北—塔中整体连片含油,新增石油资源量达到2.28亿吨,油气资源潜力巨大。
满深1井是塔里木油田部署在塔里木河南岸勘探新区的一口重点探井,地处塔北、塔中两大古隆起之间的鞍部。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储量丰富,约占盆地油气资源总量的38%,是塔里木油田原油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接替领域。2019年,塔里木油田提出了“决胜3000万、突破3500万、瞄准4000万”的目标,即2020年如期建成3000万吨大油气田,“十四五”期间油气产量突破3500万吨,在2030年之前油气产量达到4000万吨以上。此次深层勘探突破为推动目标落地落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量下滑56.4%,政策助推重新爬坡
中汽协4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4万辆,同比下降56.4%。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逐步回暖,3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增长3.8倍和3.0倍,为推动车市发展,地方政府相继出台针对新能源汽车限购松绑的政策,工信部也在日前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
疫情被认为是造成车市低迷的主要原因。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含特斯拉)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9%和53.2%。不过,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逐步回暖。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增长3.8倍和3.0倍。与此同时,在国内上市不久的特斯拉也成为了第一季度新能源车市的一个极大变数,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法规要求,企业应精确地向中汽协报备数据,但特斯拉尚未向中汽协上报数据,双方正在积极协调中。而公开数据显示,特斯拉2月销量逾3000辆,占国内新能源市场三成,3月份销量为10160辆,同样超出市场预期表现。为了推动车市及早走出低迷,中央及各级政府除了在补贴上给予支持,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门槛也有所降低,日前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拟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拟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等。
5.重点城市垃圾分类覆盖率近70%
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发布会中指出,截至2019年底,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接近70%。
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今年爱国卫生月突出传染病防控,针对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要求,国家聚焦市场环境、生产生活环境等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爱国卫生专项行动。传染病防控方面,截至4月10日,全国医疗废物日处置能力为6074吨/天,比疫情前提高了23.9%。生活垃圾分类推广方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刘李峰介绍,截至2019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等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小区覆盖率已接近70%,其他地级以上城市也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广东、浙江、陕西等省都按规划统筹推进目前。
谈及国家正在开展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发布会介绍到“无废城市”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限制一次性塑料袋的生产、销售与使用,以及推进落实垃圾分类,推动垃圾的资源化利用都属于建设“无废城市”的重点工作,目前全国共有11+5个城市和地区正在积极按计划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主要新闻来源:国际能源网、人民网、中国能源网、国家能源局、凤凰网、中国网、经济日报、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