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
(图片来源:搜狐网)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并开始将能源和环境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通盘考虑,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开展能源与环境战略研究是全面、深入推动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发展战略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讨论能源与环境领域的重点问题,聆听大师发表前瞻性的观点,对于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至关重要。
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9月11日上午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为期4天的“2007北京诺贝尔奖获得者论坛”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论坛的永久性主题是“人类的和谐与发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能源与环境”,其宗旨是促进中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国际能源与环境发展现状的了解,加强中国和世界相关领域的国际合作,为中国今后的能源环境政策提供战略参考,同时促进中国公众环保节能的意识。
9位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奖获得者,6位能源与环境领域的世界知名科学家和著名机构负责人,20余位中方科学家以及来自中科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研究生出席了此次大会,与会人员就能源与环境、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的问题开展了研讨和交流。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共同努力。
包括9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中外嘉宾在论坛期间发表了50余场演讲,演讲题目不仅包括“科学、社会和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的冲突:从恶性循环到良性循环的转型”等宏观话题,也包括“纳米催化技术和纳米化学:对环境化学和生物界面的影响”、“能源生产的新方法”以及“太阳能产业及其市场的发展”之类的具体课题。
通过这次论坛,一方面,全球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将会为我国今后的政策制定和战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国际能源与环境发展现状进行深入互动,同时能够进一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认识。
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全球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对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重化工业正处于攻坚阶段的中国,这更是一个重大课题。越来越严峻的国际能源形势使得可再生能源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共同推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在我国,能源短缺、原油价格高企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改变现有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建立充足、清洁、经济、安全的可持续能源供应体系已经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点,也是将来国家重点支持的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国家发改委日前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保障措施。
《规划》指出,要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争到 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形成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术装备能力,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利用,基本消除有机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为达到这一目标,预计未来总投资额将达2万亿元。重点发展包括水电、生物质能、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 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比将达15%
我国现在的可再生能源规模很小,在整个能源消费结构中,只有8%,要实现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困难。首先是资源分散,能量密度低,如秸秆生物质原料分散在农村的千家万户。其次是技术不够成熟,开发利用成本高,所以比化石能源的价格要贵一点。
为了克服困难,国家将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第一,政策上加以积极引导,这包括价格政策。政府鼓励使用风能和太阳能,成本高出常规能源的部分在全国分摊,这就是费用分摊机制。
第二,采取财政和税收的优惠政策,包括建立专项基金给予补助,也包括减免税收。
第三,培育市场。市场是十分关键的,市场的培育也包括对市场份额的强制和对市场环境的改善。比如,建筑商、房地产开发商要逐步在房地产开发中,安装一些利用太阳能的构件等。
第四,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的能力建设,主要是指对这个方面的科研投入、教育投入以及人才培养。
第五,加强对可再生能源的意义和利用方法、途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意识,提高全民参与的程度。
● 重点发展水能、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
我国经济高增长与能源供应能力之间的落差正日益明显。国际油价近日来继续一路狂涨,不断刷新历史纪录。9月12日,受原油库存、飓风天气和市场投机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首破80美元,再创新高。纽约市场10月份交货的原油期货价格盘中一度达到每桶80.18美元,最终收于每桶79.91美元,分别创下历史最高盘中价和历史最高收盘价。
屡创新高的国际油价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不容忽视的不利影响。为此,有关方面需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稳定国内石油市场,保障石油安全供应。而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必然的选择,也应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中,发电占主要部分。根据规划,我国将加快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步伐,到2020年建成水电3亿千瓦、风电3000万千瓦、 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同时,也将积极鼓励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应用,到2020年建成太阳能热水器面积3亿平方米。继续推广户用沼气和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快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推广应用,到2020年,实现沼气年利用440亿立方米、生物质成型燃料5000万吨。积极发展非粮生物液体燃料,到2020年形成年替代1000万吨石油的能力。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对我国来讲具有特别的意义。
第一,我国幅员辽阔,很多边远地区和农村还没有纳入电网的覆盖中,所以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以带动这些农村地区的发展;
第二,我国的经济结构要转型,增长方式要转变,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抓手和重点;
第三,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世界面临着很多共同的新技术创新问题,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有条件抓住机遇,在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总之,对今后的能源发展做出一个中长期规划,对于各级政府、企业和全国人民了解国家在能源发展方面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具体的引导政策和措施等问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在具体贯彻落实规划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开辟更多的途径,寻找更好的方法来有效促进我国能源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并进。(主要资料来源:新浪网、搜狐网、中国能源网、和讯网、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