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10/05]气候峰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能源十三五初定五基两带格局
作者:达亚彬 来源:ceep 日期:2014-10-06 访问量:

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气候峰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能源十三五初定五基两带格局
(2014/9/29-2014/10/05)


国际新闻
1. 联合国气候峰会: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里程碑

 


2014年气候变化峰会闭幕(图片来源:新华网)

  全球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峰会近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落下帷幕。尽管这次峰会不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正式谈判的一部分,峰会期间也未举行任何谈判,但包括12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在内的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民间团体代表在峰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政治承诺及新举措,却将有力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为2015年巴黎气候谈判签署协议注入新的动力。
  正如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问题专家摩根博士所言:“此次联合国峰会对于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第6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萨姆•库泰萨在峰会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本次峰会有两个目标:一是为2015年在巴黎达成气候变化新协议凝聚政治动力;二是促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大胆措施。为了保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动力,库泰萨宣布将于明年6月举行联大气候变化问题高级别会议。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闭幕会上介绍了他为此次峰会所作的“主席总结暨成果文件”中的五个要点:一是各国领导人就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富有意义和具有普遍性的气候协议作出了强有力的承诺;二是公共和私营部门明确了气候融资途径;三是政府和企业领导人支持通过多种手段实施碳定价机制;四是证明了加强应对气候的能力是一项明智而必要的投资;五是将建立新联盟以应对各种气候挑战。
 

2. 世界银行:碳汇饱和等三原因致二氧化碳浓度创30年最高
  世界气象组织称,地球表面温室气体的浓度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但今年的突出特点在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速度比以往更快,并创下30年来最高纪录。对此,世界银行能源专家卓力石(Gailius Draugelis)认为,“三大原因致二氧化碳浓度创30年最高”。
  Gailius Draugelis认为,首先,伴随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虽然很多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降低对能源的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在降低能耗方面也制定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但能源的需求仍呈上升趋势。
  其次,化石燃料的燃烧,尤其是煤炭的燃烧致使碳的浓度增加。主要原因是煤炭量的供给充足,相比其他能源价格低廉,在一些地区市场失灵,未能真实地反映能源利用所造成的负面环境和社会影响。
  第三,碳汇能力达到饱和也是碳的浓度增加的原因,尤其是海洋碳汇能力,海洋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海洋酸化。为此世界各国应当加大力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才能有效抑制碳汇能力下降的趋势。
 

3. 世界气象组织:海洋吸收CO2能力正在衰退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表示,随着全球化石燃料消耗量不断上升以及海洋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能力不断弱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浓度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在对全球125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后,世界气象组织发现,2013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上升了近百万分之三,高于2012年,达到百万分之396。当前全球二氧化碳含量比1750年高出了42%。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当前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创下80万年以来的新高,气候变暖效应较1990年上涨了34%;同时,从1750年至今,另两种主要的温室气体——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也分别上涨了253%和121%。
  海洋学家兼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分析员卡特琳•梅斯纳表示,当前的物理及生物变化将削弱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更多的二氧化碳因此留存在了大气中。首先,海洋表面变暖削弱了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此外,由于海面变暖后水体质量变轻,与深海的交流变少,进一步降低了海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反过来,海洋水体混合变少意味着能浮上海洋表面的养分变少,这改变了海洋生态,减少了海洋生物对碳的摄入。
 

4. 美国出台节能新规推动应对气候变化
  美国能源部近日公布最新的节能规定,其中包括商用空调的节能标准。白宫方面认为,该规定将有助于减少商业和工业建筑的能耗。空调节能方案可减少超过6,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且节能效果在能源部迄今为止推出的各项措施中最为理想。
  借助这一揽子行动,美国能够在2030年前实现削减近3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并为消费者节省逾100亿美元的能源开支。
  能源部表示,将对美军人员进行培训,以实现在军事基地安装太阳能面板。农业部则称将在农村地区的540个可再生能源以及节能项目上投资6,800万美元。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已做出决定,各州以及社区的贷款担保基金可以用于太阳能以及节能项目。
 

国内新闻
1. 能源十三五初定五基两带格局,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有关人士近日在中国能源革命高峰论坛上透露,“十三五”能源规划将对国家能源布局进行优化。在能源生产布局方面,将从“十二五”规划的“五基一带”能源开发布局升级为“五基二带”布局。加大油气开发力度和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未来可再生能源补贴将设总额限制。
  “十三五”能源规划编制今年6月启动,计划于年底形成基本思路,2016年上报。上述人士透露,“十三五”能源规划将构建现代能源战略体系,提出提高国内能源产量、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七大战略任务。
  作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大头,“十三五”能源规划一项重点就是降低煤炭消费总量。发达地区进行煤炭减量替代,逐步实现煤炭由燃料到原料的过渡,做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适度发展现代煤化工。“十三五”末,力争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0%以内,2030年下降到50%左右。
  对于核电,这位人士表示,核电“十三五”还是要大发展优先发展。按照核电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运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现在进度略慢一点,2020年投产预计只有5300万千瓦左右。”
 

2. 林业局:新一轮退耕还林正式启动
  近日,2014年退耕还林还草500万亩计划任务正式下达,以此为标志,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正式启动。9月28日,国家林业局召开全国退耕还林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安排部署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和2014年建设任务,推动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全面发展。
  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指出,截至2013年,中央累计投入3542亿元,全国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4.47亿亩,直接惠及3200万农户、1.24亿农民,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转型发展的标志性工程,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得到了国际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誉。
  赵树丛强调,2014年是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开局之年。各地要在搞好宣传发动和政策培训的基础上,认真做好农户申报、作业设计、种苗供应、技术服务等工作,尽快把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块和退耕农户,确保今冬明春全面完成任务。
 

3. 三部委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
  近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煤电行业全面落实“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加快升级与改造、提升高效清洁发展水平等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计划》明确了开展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并从加强新建机组准入控制、加快现役机组改造升级、提升机组负荷率和运行质量、推进技术创新和集成应用、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抓好任务落实和监管等方面细化制定了30条目标任务。
  根据《计划》,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将低于300克/千瓦时;到2020年,现役燃煤发电机组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将低于310克/千瓦时,其中现役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除空冷机组外)改造后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千瓦时。在执行更严格能效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到2020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力争下降到62%以内,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等目标。


(主要新闻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环境报、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