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议暨展览会在北京开幕。
(图片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油天然气资源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点,预测统计的我国能源需求量在全球总能源需求量下降的情况下反而呈现强劲的增长趋势,对外依存度的加大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中国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议上,国际知名企业代表纷纷表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天然气无疑将在能源舞台上担当主角。另一方面,为抑制我国能源需求过度增长,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资源税改革大幕在新疆率先拉开,各地区也加快了淘汰落后产能步伐。
中国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议开幕未来天然气将唱主角
2010中国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议暨展览会在北京开幕。这次会议以“动荡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由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共同协办,来自37个国家的近200家国际知名石油公司和服务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的1600名专家学者、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40家国际石油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参与展览。会议旨在为主要能源企业的决策层和专家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共享经验的平台,共同探讨和把握未来油气产业发展趋势,启迪技术革新,为保障世界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可见加快发展天然气是中国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减排目标的现实选择。
未来能源中天然气唱主角。今年前4月,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产量加净进口量)达到351.4亿立方米,同比上涨22.8%,这也是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首次突破20%。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从7.7%上至12.8%。另据统计,前4个月中国进口原油7785万吨,同比增长36.7%,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4.45%,刷新历史最高纪录;煤炭方面,由于国内采煤成本上升,国际国内煤炭价差明显,前4月中国煤炭净进口5058万吨,同比增加3715万吨。预测显示,我国今年有可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进口煤炭最多的国家。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约占世界总量的4%左右,却消耗了全球31%的煤、8%的石油、10%的电力,矿产资源回收率只有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能源进口依赖度的提升,将逼迫中国经济提高产出效率并加快结构转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吉平日前表示,预计202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3000亿立方米。为实现我国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的目标,发展天然气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能源保障措施。未来10至20年,我国对天然气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3.9%上升到2020年的10%。埃克森美孚公司高级副总裁艾博森强调,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包括页岩气等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储量更高,且非常规天然气潜力无限。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执行委员会委员毕迈新也表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当中的比重将不断加大。而使用天然气发电的电站比传统电站更具有优越性,可降低碳排放50%甚至70%。
全球将迎来天然气发展期,我国为保障经济发展提高产出效率的同时,加快结构转型,提升产业水平尤为重要。
各地区节能减排步伐加快
山东打响淘汰落后产能攻坚战。“十一五”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以来,山东已连续三年超额完成节能目标任务,但随着今年山东工业生产快速回升,特别是冶金、电力、建材和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的快速增长,能耗量同比呈现较快攀升态势,山东省面临的节能形势非常严峻。
按照工作要求,山东电力行业将淘汰小火电机组100万千瓦,钢铁行业将淘汰炼铁能力240万吨、炼钢能力50万吨,建材行业将淘汰水泥产能488万吨,有色行业将淘汰电解铝3.4万吨。同时,煤炭、轻工、纺织、焦炭、铁合金行业也制定了具体的淘汰目标。王军民说,山东对列入淘汰产能目录的企业,将按照国家规定落实差别电价等政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市场。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地区,将实行项目“区域限批”,暂停对这一地区项目的环评、核准和审批。
多举措力促节能目标实现。一方面采取严厉措施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和财政政策引导企业自觉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山东在2008年通过组建山东钢铁集团,实行钢铁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顺利淘汰一批落后钢铁产能;2009年,山东以铁雄集团为龙头,组建了山东焦化集团,兼并重组,盘活存量,激活优良资产,顺利淘汰落后焦化产能。
内蒙古加大煤炭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为加快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水平升级,近几年内,内蒙古将继续淘汰不符合产业和安全、环保等政策的煤炭落后产能。
作为我国煤炭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内蒙古的原煤产量增长较快,2009年已达到6亿吨,2010年的原煤预计将控制在7亿吨左右。
为保护煤炭资源,内蒙古将继续淘汰不符合煤炭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等各种煤炭落后产能。其中到2010年底,内蒙古将淘汰单井设计产能在30万吨以下的煤矿以及采用落后生产工艺的煤矿。
除了国家规划区内不符合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的煤矿外,凡是矿区地质资料不清,存在瓦斯突出、自燃、冲击地压、水害威胁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煤矿,如果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得到有效防治,也都在淘汰范围之内。此外,未实现双回路供电和畅通安全出口低于两个的煤矿,以及未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以上标准或未按期完成煤火区治理任务的煤矿,也将予以淘汰或关闭整合。
江苏盛泽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在我国纺织业集聚地江苏盛泽镇,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正在加快。据了解,今年盛泽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到77亿元,而用于技改方面的资金也将突破50亿元。目前,除了江苏恒力集团投资50亿元的65万吨聚酯瓶片、江苏新民科技集团投资11亿元的20万吨直熔纺等一批大项目正加快推进外,全镇还有一大批中小企业的投资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据悉,技术改造的投资金额将达到总投资的七成以上。
河南掀起煤炭兼并风暴。自国家将节能减排目标问责制以来,为实现本省节能减排目标,河南也通过加大煤矿企业的兼并力度,省属六大煤炭企业通过与437家小煤矿签订了框架协议,占兼并重组小煤矿总数的93.8%。
资源税改革有望明年在全国推开
税务总局答资源税改革。“资源税费改革率先在新疆进行,标志着我国资源税改革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7日表示。
问题一: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税改革?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其主要目的是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体现资源有偿开采,促进资源节约使用。我国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他非金属矿原矿和盐等7个税目大类,均按量规定定额税负计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资源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与资源有限性、稀缺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现行资源税税制存在与经济发展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资源产品,特别是原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的现有资源税税额标准已明显偏低,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在从量定额征税方式下,资源税税额标准不能随着产品价格的变化及时调整,不利于发挥税收对社会分配的调节作用;资源税属于地方税,由于资源税税负较低,地方所获受益不明显。”这位负责人指出。
问题二:为什么要在新疆率先推出?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在新疆率先进行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新疆有着丰富的油气等矿产资源,中央的这项决定是促进全国资源税改革从酝酿走向实施的一个突破口,选择在新疆试点有利于为资源税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经验和借鉴。“资源税改革的启动有利于进一步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关爱环境的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有利于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友好型社会的建立。”这位负责人还介绍。
问题三:为何要实行从价计征?原油、天然气是资源税的主要征税品目,目前从量定额的计征方式,资源税税负水平相对较低,实行从价计征有助于缓解主要资源品目高价格与低税负之间的矛盾。我国油、气资源相对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实行从价计征使资源税收入与产品价格挂钩,有利于保障地方财政收入,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原油价格目前已与国际市场接轨,天然气出厂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实行从价计征具有可行性。
问题四:如何确定减免政策?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通知中称,为了鼓励一些低品位和难采资源的开采,提高资源回采率,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施减征资源税的政策。“为了充分保护资源及环境,切实提高资源的回采率和利用效率,落实中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通知将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也列入了减征资源税的范围。”这位负责人说。
对于通知中所称的“对开采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的纳税人暂按综合减征率的办法落实资源税减税政策”,这位负责人解释说,这是一个各方面都认同的可行办法,许多油气田公司都是跨省、跨地区作业,加之三次采油等减税项目与常规采油的划分专业、技术性强,基层税务机关对各种油气减免税项目的情况及数量变动掌握和核实难度较大,实行综合减征率可以减少纳税人和基层税务部门的工作量,提高征管效率,便于油气资源税相关项目减税政策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