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12/08]国际能源合作背后的政治角力;经济转型离不开能源体制改革
作者:王晋伟 来源:ceep 日期:2014-12-08 访问量:

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国际能源合作背后的政治角力;经济转型离不开能源体制改革
(2014/12/1-2014/12/8)

国际新闻

1.普京放弃“南溪”输气管道,欧洲恐面临能源安全问题

 

“南溪”管道线路简图(图片来源:观察者网)

  俄罗斯总统普京12月1日在访问土耳其时表示,由于欧洲方面的反对,俄罗斯将放弃“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转而加强与土耳其的能源合作。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2日表示,那些破坏“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人应该掂量停止落实该项目的后果。俄能源部长诺瓦克此前表示,停止实施“南溪”输气管道项目的决定是由普京做出的,原因是欧盟委员会一直没有批准“南溪”输气管道项目,并要求那些与俄罗斯就该项目签署政府间协议的国家对协议进行修改。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席沙季罗夫2日接受国际文传电讯社采访时说,俄罗斯决定停建“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不会给俄带来损失,却会给欧洲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他表示,欧盟从政治而非经济角度出发,阻碍实施“南溪”输气管道项目;俄方今后将重点落实前景看好的其他输气管道项目。
  【点评】:按照建设构想,“南溪”输气管道全长980公里,从俄罗斯经黑海海底到保加利亚上岸,然后通过两条支线分别通达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欧洲国家寄希望于能源供应线能绕开乌克兰,从而获取稳定的天然气供给。然而,欧盟官方担心这一管线的实施会进一步加强俄罗斯对欧洲能源的控制程度。此外,由于乌克兰危机的爆发,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政治角力日益升级也催化了“南溪”项目的破产。由于政治因素,这个项目最终面临“双输”的结局,这也又一次说明一个事实:能源的高效利用不仅仅取决于自然因素,更取决于人类自身的影响。
 

2. 欧美拟加强能源合作提升欧洲能源安全
  欧盟与美国能源合作委员会3日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美国国务卿克里和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出席,双方表示未来将加强能源合作,提高欧洲与乌克兰能源安全。会后发布的公报显示,双方在会谈期间讨论了美国可采取何种方式帮助提升欧盟及其东部伙伴关系国的能源安全。双方欢迎美国页岩气未来出口欧洲的愿景,对进一步开展“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也表示支持。美国作为页岩气生产大国,因担心国内气价上涨,对于页岩气出口实行限制政策,欧盟则希望美国能进一步放宽页岩气对欧出口限制,以增加其能源多样化供给,但美国页岩气生产商更倾向于以高价卖给亚洲买家。此外,双方还重申了联合支持乌克兰新政府的成立,并支持欧盟与乌克兰在能源领域的改革计划。
  【点评】:从上述新闻可以深刻感受到:能源、经济和政治是密不可分的。欧美政府间的能源合作,并不仅仅是美国页岩气生产商眼中追求经济利益化最大化的资源出口,而是综合能源、经济和政治三维度目的的国际外交活动。此次合作强调了要进一步提升乌克兰的能源安全,背后透露出的政治诉求是要进一步提升乌克兰的政治安全,欧美双方联合声明大力支持乌克兰新政府的成立,这就是此合作政治诉求的最好表现。
 

3.中国与南非签署核能源协议
  12月4日,南非总统祖玛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与中方签订了核合作协议,协议包括中国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工商银行对核能源计划的融资框架。南非计划到2030年安装9600兆瓦核能。此前,南非也与俄罗斯、法国、加拿大、巴西和日本签订或计划签订核能源合作协议,这将解决南非几十年来由于投资不足造成的能源短缺问题。
  【点评】:南非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与多国进行核合作,大力发展核能源,这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南非国内的能源短缺问题,还有利于其国内能源清洁化程度的提高。对于我国来说,与南非的核合作可以扩大我国对外的核能源输出,提升我国核电技术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这也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我国核能源市场的发展潜力,有效推动核能源相关技术的进步,带动核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内新闻

1.专家指“核雾染”说法不可信
  中国科协科普部和中国核学会的专家撰文说,近期,有文章称华北雾霾与内蒙古伴有铀类放射性元素的煤炭利用,以及内蒙古大营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铀矿资源有关。称终日不散的雾霾是因为燃煤排放的放射性铀粉尘电离大量的空气分子和粉尘颗粒所致,从而引出了“核雾染”的说法。专家认为,自古以来,在地球上辐射无处不在。天然辐射来源于外层空间的宇宙射线和地壳本身。我国公众所受辐射照射平均约每年3.1毫希,其中0.36毫希来自宇宙射线,其他2.74毫希来源于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
  我国煤中铀的含量平均为每千克130贝可,北京为每千克121贝可,最高的是新疆,为千克951贝可。我国土壤中铀的含量平均为每千克81贝可,最低的是北京,为每千克40贝可,最高的是广东省,为每千克145贝可。由此可见,雾霾频发的北京,其煤中铀浓度不高,土壤中铀浓度则是最低的。可见雾霾与空气中铀浓度是不相关的。专家指出,“核雾染”的说法没有任何事实和科学根据。雾霾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社会共同研究和论证,但将雾霾和辐射联系在一起则是没有根据的。
  【点评】:判定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不能仅仅依据表观现象,更需要准确的数据与科学的推理来厘清事物间互相影响的作用机理。正如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小曳研究员所说,雾和霾本是自然界的两种天气现象,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镇化率的提高,自然生物排放的大量含碳气体造成了严重的气溶胶污染,雾霾也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问题,而是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的认为问题。造成雾霾的主要污染来源有:热电排放、化工生产、冬季供暖、汽车尾气、居民生活(烹饪和热水等)以及地面扬尘等。探究雾霾成因和积极治理雾霾,不应该聚焦于微小因素,甚至是不相关因素,而应宏观把握问题的实质,多方面多维度探究问题的来源,并且根据来源有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或许这才是最有效、最快捷的处理思路。
 

2. 山西煤炭焦炭公路销售体制改革工作启动
  山西省煤炭焦炭公路销售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启动,全部取消相关企业代行的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管理行政授权;全部取消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票据;全部撤销省内煤炭、焦炭公路检查站、稽查点。按照新出台的《山西省煤炭焦炭公路销售体制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12月31日前,全省将按照“谁授权谁清理、谁批准谁取消、谁建设谁拆除”的原则,全部取消政府机构对企业的21项行政授权、取消9种运销票据、撤销1487个各类站点。此次改革,省政府提出实现政企分开、坚持市场主导、创新监管方式、保障转岗安置四个原则。按照《方案》,晋能集团(其前身为省煤炭运销集团)不仅失去了代省政府行使的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管理行政授权,同时也失去了遍布全省的煤焦公路检查站、稽查点。与此同时,由省煤炭厅牵头负责建立煤炭综合信息平台并于2015年年底前启动运行。建立该平台旨在实现各环节信息的互联互通,加强对信息的汇总、整理、分析,构建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机制,为政府依法监管提供依据。
  【点评】:山西省现行的煤焦公路运销体制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1983年10月和2002年7月,山西省政府先后批准成立了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和山西焦炭集团,并授权两家企业设立相关站点,行使煤炭、焦炭公路运销的有关行政职能。30多年来,这两家公司所设站点累计收缴能源基金694亿元,查验补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1316亿元;代征焦炭生产排污费69.3亿元,收取焦炭运销管理服务费23.7亿元。现存的煤焦公路运销体制在煤炭焦炭管理上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体制也存在政企不分、垄断经营、票据繁多、关卡林立、监管方式落后等问题,甚至为徇私舞弊、滋生腐败留下了土壤和空间。若不深化改革,就会严重阻碍山西省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制约煤焦企业的发展活力和动力,严重破坏山西省的对外开放形象,严重影响煤焦领域的反腐败斗争和政治生态。推动煤焦公路销售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主要新闻来源:深圳特区报、凤凰财经、新华网、山西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