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美国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将首次超过煤炭产量,“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共识增强
(2019/04/29-2019/05/05)
国际新闻
1. 美国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将首次超过煤炭产量
美国的太阳能发电(来源:新能源网)
美国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的一份报告预测称,从4月份开始,水力、生物质、风能、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发电量将超过传统的燃煤电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将是可再生能源行业第一次超过煤炭产量。
美国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表示,这一趋势可能会延续到5月份,这是一个有希望采用可再生能源的信号。未来几年也将偶尔发生这种趋势,因为随着可再生能源变得越来越便宜,以及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通过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来减轻碳燃料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即使可再生能源迅速进入美国市场,但太阳能、风能和水力发电仍然只占美国生产的一小部分。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数据,可再生能源约占美国能源的11%,而化石燃料占80%。然而,随着煤炭使用量的下降,化石燃料行业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希望在经济和其他方面确保它们的未来。
2. 到2022年,印度将建成54.7GW风电项目
惠誉解决方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到2022年,印度将建成装机规模为54.7GW的风电项目。但是该国之前制定了一套雄心勃勃的目标,即到2022年建设175GW的新能源项目,其中包括光伏发电100GW,风能60GW,生物质发电10GW和水电5GW。
惠誉集团旗下的惠誉解决方案宏观研究部门在其对印度可再生能源产业未来的研究中表示,“我们对印度到2022年实现如此大的风电装机规模目标持谨慎态度,因为土地征用问题和电网接入困难都在阻挠项目发展进程。预测2022年装机54.7GW,而政府设定的目标是60GW。”
该机构还表示,“该国风电行业面临的挑战愈发强烈,包括土地供应障碍,电网连接困难以及投资者对低投标报价可行性的担忧。这验证了我们的结论:2019年至2022年印度风电产值年均增长最多可达到4.5 GW。”投资者的担忧来自于印度风电竞价中低关税项目是否具有经济可行性,这份担忧减弱了他们的投资热情从而减缓了项目进程。
3. 日本政府要叫停核电站反应堆 称不符合反恐要求
日本有关当局近日扬言,不符合严格反恐措施的核反应堆将勒令停止运转,这项规定于2011年福岛海啸和核灾后制定。相关法规的目的:万一核电站受到恐怖袭击时,防止辐射外泄,像是恐怖分子驾机冲撞核电站等。
但几家电力公司警告,恐无法符合这些标准。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今天稍早在一场会议后表示,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把期限往后延。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一名官员告诉法新社:“没有必要延长期限,如果核电营运商无法符合要求,核设施就必须停止运转。”
这名官员表示,如果九州电力公司(Kyushu Electric Power)明年3月期限前未能完成工作,川内核电站一座核反应堆可能会首先停止运转。他并说,其他几座核反应堆也面临勒令停止运转风险。
消息一出,使得主要核电营运商股价重挫,关西电力公司(Kansai Electric)股价暴跌近8%,九州电力公司股价重挫超过5%。
国内新闻
1. 发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 山东发电量位居第一
2018-2019年2月全国发电量统计及增长情况(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发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2-3季度全国发电量增长,2018年4季度全国发电量有所下降。2018年12月全国发电量为619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2018年1-12月全国发电量为679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2019年1-2月全国发电量为1098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
2019年前2月全国各省市发电量统计及增长情况(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2019年1-2月全国发电量为1098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2019年1-2月全国发电量前十省市分别是山东省、江苏省、内蒙古、广东省、新疆区、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浙江省、四川省。其中,2019年1-2月山东省发电量位居第一,发电量为906.1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9.01%。
2. “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共识增强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圆桌会议近日在京举行。来自俄罗斯、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缅甸、莫桑比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位能源及金融领域专业人士,围绕“立足‘一带一路’大型项目,打造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的主题展开探讨,在互利共赢、创新管理、合规运营、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达成广泛共识。
与会人士认为,“一带一路”油气合作需要多元开放、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只要各方树立“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理念,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基本原则,就一定能将“一带一路”油气合作打造成为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表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大中型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以及跨境油气通道、贸易与产能合作项目依旧是重中之重。
3. 我国电化学储能市场迎发展
专业机构预计,2020年之后储能商业化市场份额将快速提升。来自RCESIP(储能产业政策研究中心)的预测表明,2025年中国电化学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有望达到24吉瓦,市场份额将迈入千亿级别。这意味着中国电化学储能产业真正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其背后的推动力无疑是2017年10月份五部委颁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从全球来看,电化学储能产业也进入了新时代。截至2018年底,全球累计投运的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达到4.8683吉瓦/10.7392吉瓦时,功率规模同比增长65%,提速明显。
根据美国清洁能源与技术咨询公司Mercom资本集团的统计,2018年,全球对储能公司的风险投资增加了19%,企业融资总额为8.5亿美元,2018年储能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量由30个增加至49个。
4. 打开平价大门!提升风电、光伏行业集中度
由普华永道中国及德国莱茵TV集团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光伏电站资产交易白皮书》统计显示,国内光伏电站资产交易市场在“531新政”后呈现爆发式增长。新政前,光伏电站市场多以新增投资装机为主,基于存量的收并购交易相对不够活跃;新政后不到半年时间里,截至2018年9月末,交易数量、金额和容量超过前3年的总和,交易金额近90亿元人民币。卖方多为实力相对较弱的光伏企业,由于自身债务、盈利承压较大,通过出售电站谋求快速退出。
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可改变以前部分企业存在以销售为主,不做经营,甚至倒卖路条的状况。更有利于光伏应用的推广,将从电站建设延伸到如何让电站更高效发电,长期稳定的减排更多的化石能源。如通威股份已形成了“渔业+光伏”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经营模式,即全球首创的“渔光一体”创新发展模式。平价上网政策激励企业更好去经营项目,也有利于国内新能源技术及输配电网市场化机制的不断进步,成为行业发展的长期动力。
(主要新闻来源:国际能源网、人民网、国际电力网、中国能源网、中国新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