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每桶暴跌将近5美元,创17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3月20日国际原油、黄金期货联袂暴跌,引发其他商品也纷纷跳水,但是这并不能改变国际石油价格高位运行的趋势。本周中石油发布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显示其2007年炼油业务亏损362亿。而中石化连续第三年获得财政补贴,获得补贴123亿元中的49亿元计入该公司2007年补贴收入,74亿元计入今年第一季度补贴收入。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与2007年8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中长期规划”)相比,”十一五”期间部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进行了调整。
油价创17年来最大跌幅
本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跌幅居历史第二。3月20日,国际原油、黄金期货联袂暴跌,引发其他商品也纷纷跳水。当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0804合约价格下跌4.94美元至104.48美元/桶,交易活跃的0805合约每桶下跌5.96美元至102.54美元/桶,创下1991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市场担忧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之余,进一步加深了对美国未来原油消费的担忧。3月20日,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发布报告说,过去4周内,原油以及成品油的总体消费同比下滑了3.2%。同期,市场对汽油的需求也下跌了1%。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经纪公司Option Xpress Inc.的高级商品分析师Mike Zarembski称,因为担忧美国经济未来可能放缓,基金大举撤离商品市场。按照绝对跌幅计算,此次下跌幅度在历史上排名第二。第一位则是在1991年1月,当时美国展开军事行动,驱逐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并同时动用了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导致原油期货价格日跌10.56美元。1990年10月22日,油价下跌5.41美元,排日跌幅第三。第四位则为今年的3月17日,日跌幅为4.53美元。光大期货资深分析师刘月来认为,3天之内油价连破两个跌幅记录,市场震幅之大,说明人心已经不稳。从长远看,油价跌势才刚刚开始,随着基金的大举平仓,跌势可能持续一段时间,而左右油价方向的关键因素仍是美元指数以及美联储政策。
保障国内市场供应,中石油去年炼油业务亏362亿
3月20日,中石油集团于3月20日举办”责任·动力”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并发布200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报告分为能源保障、安全环保、员工发展、社会公益和专题五个部分。报告特别指出,面对加工能力不足与市场需求旺盛的矛盾,中石油集团去年投资近1000亿用于加大国内勘探,在炼油业务亏损362亿元的情况下,全年共向国内市场投放资源8280万吨,有力保障了国内市场稳定供应。而炼油业务则亏损362亿元,目的都是为了保障国内供应。
中石油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对企业的期望,也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更是企业促进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根据报告,2007年中石油在能源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的同时,安全环保形势稳定好转,节能减排见到实效,全年实现能源消耗总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稳定下降。全年实现节能140万吨标煤,节水5500万立方米,分别完成”十一五”节能节水总目标的21.2%和21.6%。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类排放量分别下降4.4%和13.2%。此外,中石油同国家林业局共同发起设立中国绿色碳基金,启动能源林基地建设,切实推进固碳减排,以实际行动应对全球变暖。
中国石化获123亿财政补贴,仍难抵挡油价高成本
3月21日,中国石化(600028)及其附属公司上海石化(600688)分别发布公告称,已获得国家财政补贴,其中,中石化获得123亿元,上海石化获得3.4亿元。 这是中石化连续第三年获得财政补贴。中石化称,获得补贴123亿元中的49亿元计入该公司2007年补贴收入,74亿元计入今年第一季度补贴收入。上海石化也将获得的34118万元补贴中的9390万元计入该公司2007年补贴收入,24728万元计入今年第一季度补贴收入。
银河证券分析师李国洪认为,尽管中国石化获得123亿元财政补贴,但仍难抵挡国际油价100美元/桶的高成本。石油供应紧张、美元不断疲软和地缘政治风险再次加大这三个因素促使国际油价不断上行,而国际油价的不断上行对中国石化的上游开采较为有利,但对下游炼化不利,综合影响取决于国家是否能够尽快推行成品油定价体制改革。当前较高的CPI使得中国成品油定价改革迟迟无法启动,所以100美元/桶以上的高油价对中石化这样以炼化业务为主的石油公司来说仍然是不利因素大于有利因素。
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3月18日,国家发改委对外公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与2007年8月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相比,重点调整了“十一五”期间部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0%,全国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达到3亿吨标准煤。同时,中国将重点发展水电、生物质能、风电、太阳能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同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政策。
“十一五规划”大幅调高风电比例。引人注目的是,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发改委大幅提高了风电规划目标。“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而在“十一五规划”中,这一目标被提高到了1000万千瓦。不仅如此,按照“中长期规划”,到2010年要形成江苏、河北、内蒙古3个100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而在“十一五规划”中,这一目标被提高到5个。 “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将以风电场的规模化建设带动风电产业化发展,促进风电技术进步,提高风电装备国产化制造能力,降低风电成本,增强风电的市场竞争力。
“十一五规划”给出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在完善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市场环境方面,“十一五规划”提出,国家有关部门将采取财政、税收、价格等综合措施和强制性的市场份额政策,并通过组织政府投资项目和特许权项目等方式,培育持续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市场。在加快可再生能源技术进步和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十一五规划”指出,将重点支持生物液体燃料、风电、生物质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技术攻关和技术产业化工作。同时会支持国内可再生能源技术集成和装备能力建设,为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
结语
国际石油价格高位运行趋势不会发生变化,国内炼油板块很难改变目前的亏损状态,由于国内CPI高涨,早期提出的成品油“原油定价方法”短期内很难实施。新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规划,将风电总装机容量目标提高一倍,沼气利用量目标提高近30%,同时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政策来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可以看出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视。(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世界石油网、中国行业研究网、中国投资咨询网、能源经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