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能源国有化风云再起,海外投资路风险四伏
作者:ceep 来源:ceep 日期:2007-08-19 访问量:
 —— 一周能源新闻综述(2007/08/19



 

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在委内瑞拉议会发表讲话

(图片来源:新华网)

 

    俄罗斯、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乍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等产油国政府新近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加大国家对石油、天然气资源管控的力度,削减了外国公司在油气领域合资、合作项目中因油价飙升所获得的暴利,提高了外国公司投资本国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的准入条件,这一切给深度依赖全球市场的国际大型油公司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被称为新一轮世界能源国有化浪潮。

 

能源国有化的起源

    上个世纪30年代,以墨西哥、委内瑞拉为代表的拉美国家不满外国资本用近乎掠夺的方式带走本国资源产生的效益。1938318日,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签署了石油国有化法令,有偿接收了外国公司的资产。紧接着,委内瑞拉政府通过法令,对外国石油公司实行利润对半分成,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世界第一次石油资源国有化浪潮。这次国有化浪潮推动世界石油市场从垄断向竞争方向发展,逼迫国际资本要适当考虑资源国的利益,资源国在博弈中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经验,学会了如何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引进先进技术,推动本国石油工业发展。

 

新一轮能源国有化的特征

    本次石油资源国有化和历次国有化有明显的差别,其直接诱因是油价飙升,利益分配不平衡,但存在地区性差别,不同国家国有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特点:

 1. 通过制定新的法规和政策,加大政府管控油气资源的力度。

    与过去历次国有化浪潮相比,以往的国有化具有彻底性的特点,采用没收、有偿并购外国公司资产的办法,实行“资源民族主义”,彻底打破西方石油跨国集团对本国石油资源的垄断地位;这次国有化的过程中,大多数资源国采用调整政策的办法,加大政府管控程度。比如,俄罗斯国有化力度很大,但并不是完全排斥外资进入俄罗斯。俄重新修订了《矿产资源法》,明确规定外资不能在俄油气领域占主导地位,矿产资源的使用者只能是在俄合法登记的法人和自然人。外国公司必须在俄注册子公司并与俄本国企业组成行业集团,且俄资不得少于51%,才能获得参与权。正如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所说:“欢迎外国公司来投资,我们需要的是伙伴,而不是资源的主人”,反映了资源国对本国资源实行保护的强烈意识。

2. 调整石油合同,修改商业模型,保证资源国政府在石油合作项目中获得最大经济利益。

    虽然产油国还是普遍采用合作开采、利润分成的方式获得部分收益,但在国际油价高企的情况下,产油国通过调整石油合同条款,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型,采取增加政府控股比例,提高油气资源出口关税,开征石油特别收益税等方式,从资源的勘探、开发、炼制加工、运输销售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控制全部上下游业务,保证资源国政府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3. 稳定国内局势,实现资源国的政治利益

    拉美产油国在石油资源国有化过程中,开展能源区域合作,增强地区影响力。例如,墨西哥与中美洲国家签署了能源一体化计划;玻利维亚、委内瑞拉、阿根廷和巴西正在讨论联合建设南美洲天然气管道工程;古巴、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签署了三国间的经济一体化协议。这些都是地区能源一体化的具体表现。

 

能源国有化对世界能源经济形势的影响

    能源国有化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的预期。一旦民族主义的政府加强了它们对资源的掌控,其结果往往是破坏这个国家的能源工业并使产量下降,而这种趋势是这个世界难以承受的。西方世界的石油形势监控机构——国际能源机构的副总裁William Ramsay警告说,“民族主义的抬头是未来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所担心的主要问题”。

  Ramsay认为拉丁美洲和其他地方的能源民族主义浪潮无疑是在与自己作梗。他说,“他们正在登上一条危险之路。看看委内瑞拉的生产能力吧,它的下跌有多么厉害。这就是你得支付的代价。如果你不能在公司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保持正确的平衡,国家一方最终会输掉”。

    而发生这样的情况后,不仅仅是这些国家自己,全世界的石油消费国都会受到损害。伦敦的全球能源研究中心的Julian Lee估计,这些涉及伊朗、伊拉克、尼日利亚、俄罗斯、科威特和委内瑞拉等国的地缘政治危机和民族主义思潮已经使2000年以来的石油供应减少了780万桶/日以上,相当于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合在一起的消耗量。

    为什么那对于石油开采量水平来说是很坏的消息呢?国际能源公司的执行官们的理由是,一旦国有石油公司执掌了全权,它们将无法得到实现最大石油采收率所需要的技术。

    同时,其他有潜力的油田(如重油砂油田)或运输途径(例如将玻利维亚天然气输送到美国的管输项目)再也无望得到开发,因为投资者不可能在头上笼罩着国有化威胁的情况下向这样的项目投入巨资。

    在其他国家,由于能源领域不再对外国石油公司开放,产量增长也十分滞缓。科威特拥有世界第四大的石油储量,但也已经承认如果没有像埃克森/美孚这些公司的专业技能,它是无法提高石油开采量的。

 

能源国有化导致中国海外油气投资风险四伏

    20072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科威特、卡塔尔、阿曼、摩洛哥、利比亚、尼日尔、挪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9个国家的石油和天然气海外投资被列入其中。而这些国家的投资多数面临严重的政治风险。一旦出现政府更迭或世界政局变化,一些国家可能难以保证投资协议的履行。当国际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时,这些国家可能要求提高投资成本,甚至采用国有化手段控制跨国公司。

    因此,随着中国海外油气投资的快速增长,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政治格局和经济形势,尤其是变化莫测的国际石油市场,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投资风险不容忽视。(主要资料来源:新浪网,中国石化电子商务网,环球能源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