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01/05]英国拟再建50座核电站,国内碳交易市场推动地产建筑绿色转型
作者:尹佳音 来源:尹佳音 日期:2014-01-05 访问量:

国际新闻

1. 英国拟再建50座核电站 为原公开数目10

据英国《卫报》网站1221日报道,英国政府计划再建50所新的核电站。这一庞大的数字是政府公开讨论核电站数量的十倍,隶属能源和气候变化部门之一的下属机构在提交文件时泄露了这些内容。

这份文件可能会引起许多问题,像在支持核能,远离像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问题上,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如何权衡的。同时,布鲁塞尔也开始调查英国是否为旨在提供全国7%电力的Hinkley Point C第一代核电站提供高达170亿英镑的违法公共担保。

在提交给地质废物处理咨询会的文件中,放射性废物管理委员会已经表示过,75千兆瓦核电的上限正由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在伦敦“测试”。能源部长宣布,计划就是建立12个核反应堆来提供分别在五个地方的16千兆瓦的电力。这一庞大的数字相当于50多个新建的大规模现代化核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

与此同时,委员会也已经开始评估究竟需要多少废物处理设施才能够满足新核电站可能产生废物的需要。委员会指出16千兆瓦的计划仅仅是“第一部分”,这“远远低于能源和气候变化部门的75千兆瓦的上限”。这个上限标准是对能源部门在2011年的一份报告的响应,也是对低碳未来的展望。

2. 韩国决定将重启新古里核电站一号和二号机组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12日举行了第19次委员会会议,在就核电站重启问题进行商讨之后,决定同意重启新古里核电站一号和二号机组。

这些核电机组因伪造测试结果事件于2013528日被强制停止运转,至今已有半年之久。这些机组原本定于201311月底重新恢复运转,但机组整顿时期被延长至上月底。

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了解了定期检查结果,确认在冷却剂丧失事故测试中不合格的电缆已被更换,并且对核电安全性进行了检查,进而批准重启核电站。另一方面,有关新古里一号和二号机组与新月城一号机组的零部件质量结果伪造调查和后续措施也已经收尾。

20135月,新古里一、二号机组和新月城一、二、三、四号机组的核反应堆被发现使用了不良零部件,韩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决定对这6个机组实施停运、推迟运转和检查等措施。

3. 英国电网要求企业高峰时段减少用电

英国《金融时报》1227日报道,英国国家电网计划要求企业在工作日的16点至20点用电高峰时段减少用电,以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国家电网将为此向企业提供补偿。由于英国关闭日益老旧的燃煤发电厂,断电频率将增加。为弥补燃煤电厂关闭带来的能源缺口,英政府将投资1100亿英镑主要用于离岸风电和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随着能源价格上涨,能源问题已上升为政治问题,工党领导人米利班德称,如果工党2015年当选将冻结民用电力等能源价格上涨。

4. 苏格兰超四成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

数据显示,苏格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已达到历史高位。2012年苏格兰的可再生电力总消耗量达到创纪录的40.3%,苏格兰有望在2015年之前实现50%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中期目标,2020年苏格兰的用电需求能够全部由可再生电力以及其他类型的能源满足。

2012年,苏格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36%.苏格兰仍然是电力净输出国,2012年发电量中有超过26%用于出口。此外,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2013年度苏格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有望超过2012年创造的历史纪录。

苏格兰能源部长弗格斯。尤因表示,苏格兰对于可再生电力的支持,加之提高能源效率的举措,长久来看能够降低能源价格,从而有助于赢得苏格兰民众的支持。

5. 国际油价2日大幅下挫

由于美国经济数据向好令市场担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进一步削减资产购买规模,国际油价在2014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大幅回落,纽约油价2日跌幅达到3%

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继续下降。美国劳工部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228日的一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200033.9万,低于市场预期的34.4万。数据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仍然延续稳步复苏的趋势。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2日公布的报告显示,去年12月份美国制造业连续第七个月扩张,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较前月下滑但依旧处于高位。报告显示,去年12月份,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7,略低于前月的57.3,但为过去两年半中的第二高点。

由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日前宣布,从1月份开始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分析人士预期,向好的经济数据令美联储可能将在晚些时候进一步减少资产购买规模。美联储退出政策的预期在市场中发酵,令国际油价当天大跌。美国经济数据向好助美元走高,美元走强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石油投资吸引力。

纽约商品交易所2014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98美元,收于每桶95.44美元,跌幅为3.02%2014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3.02美元,收于每桶107.78美元,跌幅为2.72%

国内新闻

1. 碳交易市场推动地产建筑绿色转型

随着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中国碳交易元年由此掀起帷幕,运用市场化手段治理污染的步伐也显著加快。这一新局面带动了相关行业和市场的跟进,尤其是在地产市场,有望在新一年引导企业积极转型,推动国内绿色、低碳建筑市场的增长。

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于20131128日正式开市,首批490家企业完成了核算和第三方核查,可参与交易。这些企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北京排放总量的40%。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碳交易吸引了不少有实力的地产企业。其中,方兴地产公司与中节能绿碳公司签署协议,后者将出资购买方兴地产旗下中化金茂物业公司每年1000吨碳排放指标。据悉,此交易是国内建筑业碳交易的第一单。 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是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市场机制。排放企业的排放量如果小于配额,则可以将多余的碳排放配额出售,获得收益;如果企业排放量超过配额数,则需要在市场上购买配额,为不能达成节能减排目标而支付额外费用。

据悉,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国计划在全国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工作。在北京启动碳交易市场之前,深圳碳交易市场已于2013618日率先开市,上海于当年1126日也启动了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的开通,以市场手段取代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将能有效利用市场杠杆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企业主动增强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加快绿色建筑、绿色地产市场的到来。此次方兴地产出售旗下中化金茂物业公司每年1000吨碳排放指标,正是源于其在节能减排领域刚完成的一次成果。据悉,2012年方兴地产持有的凯晨中心完成了大规模节能改造,根据技术方案将节能25%,每年产生2000吨碳减排量,也就意味着方兴地产每年将产生2000吨配额剩余。此次方兴地产率先完成的建筑地产碳交易,正是将上述配额售出的结果。

据悉,目前国家层面正在部署开展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该战略包括制定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研究碳排放总量及其交易量的分配方法,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报告核查制度,出台企业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等。有业内专家表示,下一步应进一步完善碳交易的管理,进一步明确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让地产建筑市场的绿色转型进一步加快。

2. 上海:西气东输管线十年供气220亿立方米

从上海市燃气集团获悉,截至201411日,“西气东输”正式商业供应上海已满十周年,累计供天然气220余亿立方米。

200411日,随着西气东输进入上海的白鹤首站的阀门缓缓打开,来自新疆轮南的天然气注入上海天然气管网,当年供气量即达到近5亿立方米,占到全市天然气供应量的50%以上。

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年供应上海天然气量合计达30余亿立方米,迄今已累计供应220余亿立方米,相当于2800万吨标煤,有效保障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有力地促进了上海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

鉴于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排放等远低于煤炭和燃油,几乎不产生粉尘,有效缓解了目前上海环境负载超重的压力。正是因为包括“西气东输”在内的各大气源的安全、稳定供应,目前,天然气在上海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由2004年的不足4%快速增长至9%左右。

“西气东输”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全线采用自动化控制,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三角地区等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

3. 雾霾背后的石油峰值效应

随着雾霾天气大规模出现,相应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对雾霾的成因也众说纷纭。应该承认,雾霾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探究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时,不能忽略石油峰值的来临。它不仅是一场能源危机,而且是一场排放灾害。可以说,石油品位的降低、炼油环节的污染物排放,以及煤炭等石油替代能源的消耗,都与雾霾的“肆虐”密切相关。

石油峰值的概念是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哈伯特于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的。哈伯特认为,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任何地区的产量都会在未来某个时间达到最高点。出现峰值后,石油产量将不可避免地下降。目前,对于石油峰值来临的时间,各界存在较大争议。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13年的数据,2003年以后,常规石油(成本低、易开采、品质好的石油)已经进入产量高峰的平台期,非常规石油引领了世界液体燃料的增长,煤炭的供应与消费也在2003年以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国际能源署则认为常规石油峰值在2006年时已经到来,在此前后10年里(2002年至2012年),石油增产速度比上一个10年下降了0.6%,但化石能源消费的速度却增长了7%,碳排放速度也增加了一倍多。此外,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速度也明显加快。这些污染物被视为雾霾的“罪魁祸首”。

历史上,发达国家也曾因能源过度消耗引发了空气质量恶化:伦敦雾霾因过度消耗煤炭而引发;美国雾霾是汽车工业迅速发展造成的……对于石油峰值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各国都在努力采取应对措施: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大大减弱了石油峰值的影响;向“低碳社会”的转型,令欧洲正逐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恐怕是未来确保能源安全、遏制和减少雾霾的有效途径。

(主要新闻来源:环球网、人民网、国际电力网、国家能源局、凤凰网、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