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日本市长呼吁禁止核武器,中国气象局发出今夏厄尔尼诺预警
国际新闻
1、日本广岛与长崎市长出席国际会议呼吁禁止核武器
中新网4月30日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2015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审议大会第三次筹备委员会会议正在联合国总部召开,日本广岛市市长松井一实与长崎市市长田上富久面向各国政府代表发表演讲,要求实现禁核条约。
田上市长则指出“无核武国家力争实现的禁核条约与拥核国家及处于‘核保护伞’下的各国主张的分阶段实现并不矛盾”,并强调“重要的是制定明确的弃核日程表并切实履行。”
2、媒体称伊朗取消与中石油价值25亿美元合同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4月30日报道,伊朗政府称,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石油)未能履行其相关合同义务,伊朗将取消与中石油签订的25亿美元油田开发协议。
根据伊中协议,在油田开发首阶段,中石油将 在伊朗与伊拉克边界的南阿扎德干油田开采185口油井。报道称,中方工程进度缓慢,引起伊朗政府不满。伊朗在二月中旬曾向中石油发出为期90天的最后通 牒。他表示,已经警告对方在三个月内若还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将会终止合同。之后又延长一个月,但中方仍未履行合同义务,因此伊朗决定终止与中石油这一项目 的合作。
3、巴基斯坦总统总理府因欠费被断电 面临电力危机
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巴基斯坦总统府、总理府等部门因未缴电费,电力公司中断了对这些部门的供电。巴基斯坦面临旷日持久的电力危机。
有报告称,2012年底巴基斯坦电力行业的 债务存量为910亿美元,大约占GDP的4%。电费收入不足影响到整个电力供应链上,产生了连锁效应。消费者不支付电费,电网企业就没有足够的钱支付给电 力制造商,电力制造商也就有理由不支付燃料费用,结果电厂只能被迫关闭或“减载”运行,最终结果就是停电。
此外,据巴《新闻报》报道,中国已同意向巴提供65亿美元贷款,援建位于南部港口城市卡拉奇的两个核电反应堆。卡拉奇核电项目耗资近96亿美元,该项目有望为巴提供15%的电力。
国内新闻
1、中国气象局发出今夏厄尔尼诺预警
在中国气象局5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气候与气候变化服务室正研级高工艾婉秀表示,根据预测,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在今年夏天发生。一旦今年发生厄尔 尼诺现象,那么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秋冬季都可能遭遇异常天气。据悉,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对我国气候影响比较大,一是当年冬季我国北方容易出现暖冬,二是 次年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2、中国对欧盟原产多晶硅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
中国商务部网站30日公布了对欧盟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终裁决定,决定自5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实施期限为2年。
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经调查,商务部最终裁定,在本案调查期内,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 存在倾销和补贴,中国太阳能级多晶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补贴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依法实施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同时,商务部裁定,接受德 国瓦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提出的价格承诺申请,瓦克公司将以不低于承诺价格向中国出口被调查产品。
3、北京启动扬尘治理保证金试点
从4月开始,《北京市建设工程扬尘治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在东城区、西城区开展为期1年的试点。试行期间,两区范围内所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开工前均要到银行开立专项账户,并将工程造价中用于施工扬尘治理和绿色文明施工的专项资金存入账户。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扬尘治理专项资金的设立,旨在通过政府指导、项目自律、银行监管及社会监督,进一步规范安全文明施工费中环境保护和文明 施工费专款专用,督促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保障施工现场扬尘治理费用的足额投入,督促施工单位按标准认真落实扬尘治理工作责任。
(主要新闻来源:中国能源网、人民网、世界风电网、国家能源局、中国工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