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召开 低碳经济再度升温
作者:ceep 来源:ceep 日期:2009-09-28 访问量:
 ——一周能源新闻综述(2009/09/28


 

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现场  

(图片来源:中国能源网)

922,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这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在联合国讲坛上就气候变化问题阐述中方立场。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马尔代夫总统纳希德和六天前刚刚就任日本首相的鸠山由纪夫等也在开幕式上致辞。联合国192个会员国均派代表出席这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峰会,其中包括9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此次峰会旨在为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凝聚政治共识,注入政治推动力。

气候变化峰会彰显中国担当与决心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胡锦涛说,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坚持以下几点:第一,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第二,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第三,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第四,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

胡锦涛表示,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发达国家应尽的责任,也符合发达国家长远利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应该也只能在发展过程中推进,应该也只能靠共同发展来解决。发达国家应担起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可预期的资金支持,让发展中国家用得上气候友好技术。

胡锦涛承诺,中国从对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负责任的高度,将继续坚定不移地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切实努力。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中国愿同各国携手努力,共同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开幕时上作了发言,他说:国家不论大小、贫富,都不可能逃脱气候变化的影响,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对气候造成损害,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作用。发达国家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提“碳强度”_胡锦涛承诺中国减排四措施新华社报道,胡主席在峰会上表示,中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2005年到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胡锦涛指出,今后,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工作,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

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对上述讲话,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于中国的碳强度目标:一是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二是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2005年时这一比例是7.5%   

国金证券:光伏发电空间最大。国金证券的张帅说: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宣布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到2020年使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中国的15%。我们认为,15%这一数字有些歧义。按照胡锦涛的发言,这一比例是非化石能源的比例,理论上这是包括了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形式,仅排除了煤电和燃气、重油发电;但事实上,中国的水电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早已经超过15%2008年水电发电量占比16.41%2009年前8个月这一数字为16.40%,因此我们判断这一指标应该是不含水电的非化石能源。若不含水电的非化石能源2020年占总发电量比例达到15%,这将是非常宏伟的目标,对整个新能源产业都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统计显示,中国水电和火电之外的发电形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在2008年为2.6%,今年前8个月为3.1%;从总量的角度看,2020年通常假设全国装机15亿千瓦,考虑光伏和风电利用小时数只有2000左右,相当于目前火电和水电的一半不到。因此,发电量占比15%可以大概理解为30%左右的容量,也就是超过4亿千瓦:核电方面,按照国家规划给予乐观放大,按1亿千瓦估算;风电按照2亿千瓦估算;还有接近1亿千瓦的空间要由光伏或者其他形式能源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