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石油价格走势经历了“先扬后抑”的过程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本周能源新闻重点关注油价与世界能源版图。从年初的“油价过百”到九个月之后的今天“油价破百”,这个过山车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油价的不确定性是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需要看到,随着俄罗斯能源工业的崛起,印尼退出OPEC,以及国有新兴石油公司的崭露头角,作为世界主要的可耗竭能源,未来对世界各国对石油的争夺必将更加激烈。
国际油价持续回落,IEA下调未来石油需求预期
本周国际油价依旧保持下跌趋势。由于担心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原油消费需求、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比价持续回升以及市场资金撤离等因素,12日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至每桶101.18美元,盘中一度跌至每桶99. 99美元,创5个月来新低;12日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10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跌破100美元关口后继续下跌,报于每桶97.58美元。自今年7月11日国际油价上触147美元/桶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跌幅已经超过30%。
国际能源机构下调了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量预期。鉴于全球经济增长减速等因素,国际能源机构在9月10日公布的石油月报中下调了今、明两年的全球石油需求量预期。报告预计,今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为8680万桶,比上个月的预测下调了10万桶;2009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约在8760万桶,也比上月下调了10万桶。报告指出,全球经济下滑和油价居高不下对原油需求的影响超过了此前的预期。该机构预计,今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原油需求量将减少1.6%,明年将继续减少1.1%。
欧佩克决定在40日内将原油日产量削减52万桶,捍卫油价100美元底线。9月10日凌晨,欧佩克轮值主席、阿尔及利亚能源和矿业部长哈利勒在欧佩克成员国石油部长级会议结束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减产决定。2008年5、6月份,为平抑油价,世界头号产油国沙特阿拉伯曾先后将原油日产量提高了30万桶和20万桶。欧佩克同时决定将原油日产量严格限定在2880万桶,哈利勒表示,鉴于当前原油市场“供大于求”,各成员国必须严格遵守限额,但该限额不包括伊拉克和印度尼西亚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