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02/06] 国际能源贸易格局转变,我国持续推进新能源工程建设
作者:曹一一(编写) 来源:ceep 日期:2022-02-06 访问量:

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国际能源贸易格局转变,我国持续推进新能源工程建设

(2021/01/31-2022/02/06)

国际新闻

1. 俄罗斯石油与中石油就石油供应与低碳发展达成新合作

    2022年2月4日,俄罗斯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就俄罗斯向中国供应石油以及两国在低碳发展领域开展合作达成多项协议。俄罗斯石油公司是向中国供应石油产品的领导者之一,自2005年以来,该公司对华石油供应总量达4.42亿吨,每年能够向中国提供其原材料总需求的7%。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中石油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的协议,经哈萨克斯坦向中国供应1亿吨石油,原材料将在中国西北的工厂进行加工,以满足中国对石油产品的需求。此外,中俄双方还将在低碳发展的多个技术领域探索合作前景,包括甲烷、能源效率技术以及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协议还提及了未来潜在的合作方向,如两方合作开发的低碳技术,包括智能和数字解决方案,未来可以在俄罗斯或中国的大型油气联合项目框架内应用。

2. 西班牙媒体:北约筹划建造新的输气管道,以取代“北溪2号”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月6日报道,西班牙《先锋报》援引该国政府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话称,北约计划修建一条连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西班牙其他地区和法国的天然气管道,以减少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北溪2号”是欧盟与俄罗斯合资的天然气管道,该管道已经于2021年9月完工,每年可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但由于尚未通过认证,因此并没有投入使用。目前,欧洲能源行业已经经历了艰难的一年,由于欧盟的库存储备在经历了一个寒冬后处于半满状态,天然气价格最初突破了每千立方米1000美元的上限,去年年底达到了2000美元。价格暴涨的原因有很多,但欧洲许多政客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欧盟太过依赖单一的天然气进口来源。北约筹划修建的管道每年可用于从阿尔及利亚和其他来源进口液化天然气,并输送约7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进口后天然气可以在位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8家液化天然气工厂中被储存和加工。

3. OPEC供应紧张,沙特阿美提高官方原油售价

   2月7日,在市场供应吃紧和东欧供应面临风险的情况下,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表示,将在3月份全面上调油价,从特轻原油到重质原油,所有品种的价格涨幅从30美分到70美分不等。目前,全球石油供应紧张,OPEC在增产方面难以达到承诺的速度。随着需求反弹和价格上涨,OPEC面临着来自石油消费国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增加供应。作为OPEC的领袖,沙特阿拉伯担心紧张局势可能威胁到俄罗斯对欧洲大陆的能源供应。沙特阿美对西北欧的原油涨价幅度最大,向该地区出售的轻质原油的价格每桶将上涨1.70美元,使该公司油价比洲际交易所基准的布伦特原油低10美分;对于地中海客户,轻质原油售价每桶上涨了1.40美元,价格与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持平。沙特阿美所有原油品种对美国的出口价格每桶都将上调30美分。

4. 美国2025年可再生柴油产量或不及预期一半

   低碳和清洁燃料研究机构Cerulogy日前发布报告称,受到政策和原料方面的限制,2025年,美国可再生柴油的产量可能达不到预测目标的一半。可再生柴油能够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国能源信息署此前预测,到2024年,美国可再生柴油产量将达到51亿加仑,远高于2020年的水平。不过,Cerulogy的报告分析认为,由于大量已经公布的新增产能面临被推迟、取消或缩减的困境,2025年,美国可再生柴油的实际产量可能只有20亿加仑左右。目前,可再生柴油面临原材料不足的问题,相关政策已经激励了大多数炼油厂计划将处理废油和植物油的设施改造成生产可再生柴油的设备,但在当前的局势下,这些炼油厂的加入并不能帮助可再生柴油的产量达到目标。目前美国也尚未推出更多鼓励使用可再生柴油的政策,因为对可再生柴油原料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土地被大量占用,使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对比生物柴油,可再生柴油使用了大致相同的原材料,但生产工艺以及物理化学特性相差悬殊,如果想提高可再生柴油的产量,需要将传统生物柴油生产中的废油和油脂用于生产可再生柴油、提高豆油产量,并增加植物油进口。


国内新闻

1. “华龙一号”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

   2月7日,总部位于深圳的中国广核集团通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通过了英国通用设计审查。当地时间2月7日上午9时,英国核监管办公室和环境署发布了通过审查的联合声明,并为“华龙一号”颁发了设计认可确认和设计可接受性声明证书。根据英国核安全监管的规定,采用新核电技术建设的核电站都需要通过通用设计审查。审查主要包括对新建核反应堆设计的通用安全性和环境影响进行评估,这两方面评估分别由英国核监管办公室和环境局负责。“华龙一号”诞生于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英国政府在2016年签署的英国新建核电项目协议。根据协议,“华龙一号”在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后,将被用于该国布拉德韦尔B核电项目建设。按照原本的计划,布拉德韦尔B核电项目会包括两台“华龙一号”机组,总装机容量2.4 GWe,由英国EDF Energy公司和中广核集团分别持股66.5%和33.5%。

2. 首次使用氢能燃料!揭秘冬奥“火炬”和“绿氢”背后的“高科技

首次使用氢能点亮的奥运火炬(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网)

   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火炬“飞扬”的小火苗作为主火炬,首次采用氢能燃料,最大程度减少了碳排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低碳发展的决心。与往届奥运会大量使用液化天然气或丙烷等气体作为火炬燃料不同,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是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理念的进一步结合。北京、延河以及张家口赛区火炬台使用的氢能来自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其中张家口赛区是唯一采用由中国石油自主研发的绿氢作为火炬台燃料的赛区。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于1月25日开始正式制备绿氢与压缩充注,通过纯度检测后,服务张家口赛区冬奥会火炬台绿氢供应。氢能被视为最清洁的燃料,因为其燃烧产物只有能量和水,但制备氢能的过程却并不全都是清洁的。目前,95%左右生产的氢气是“灰氢”,即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氢气;将天然气通过蒸汽甲烷重整或自热蒸汽重整制成的被称为“蓝氢”;过使用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制造的氢气被称为“绿氢”。绿氢是氢能利用的理想形态,但受到目前技术及制造成本的限制,绿氢实现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时间。

3. 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光伏电站投运

   近日,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光伏电站——涠洲油田群光伏电站正式投运,预计之后平均每年可向涠洲油田群及涠洲岛居民提供绿色清洁电力517万千瓦时。起初,油田群各平台配有独立的发电机组,用自产天然气发电,并且向周围居民供电。自2008年以来,为了实现油田群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和最优控制,中海油集团湛江分公司对油田群进行了5次电力组网与智能化升级,且每年向涠洲岛供电5000余万千瓦时。但随着涠洲油田群的不断扩张,周围居民人数的急速上升,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涠洲岛用电量不断攀升,原本的油田群电网已经不能轻松满足当地的工业生活需求。正准备推进绿色低碳的中国海油,利用了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涠洲终端处理厂内建设起一座光伏电站,利用厂区屋顶、绿化草坪及空地,安装了8000余块光伏板,总面积约3.6万平方米。相比同等规模的天然气发电量,涠洲光伏电站每年可节省天然气172万立方米,运营期内可实现碳减排85000吨。

(主要新闻来源:新华网、环球时报、中国能源网、国家能源网、国际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