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中将开通低浓度铀通道,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正式联盟
(2015/06/22-2013/06/28)
国际新闻
航拍俄罗斯输油塔 (图片来源: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网站)
1.俄罗斯取代沙特成为最大对华石油供应国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通讯社网站6月23日报道,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5月份,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量上升20%,达到392万吨高位,而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量降至305万吨,下降42%。Energy Aspects首席石油分析师阿姆瑞塔森(Amrita Sen)评论道“中东原油已开始同其它地区的原油竞争,另一方面,俄罗斯原油输出越来越向东方看,俄石油与中国签署的各项协议促进更多俄原油流向中国。”
从2005年10月起俄罗斯首次成为主要对华石油供应商。2013年,俄石油与中石油签署了价值2700亿美元的合同,该合同约定在未来25年内俄将对华供应原油3.65亿吨。同年俄石油还与中石化(China Petrochemical Corp.)签署了价值850亿美元的10年期合同。”
2.国际原子能机构考虑开通中国运输低浓度铀通道
据俄罗斯卫星网6月18日阿斯塔纳讯,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原子能监管委员会副主席江吉金称,未来几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将考虑以中国为运输通道,向低浓缩铀银行运输低浓缩铀。哈萨克斯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将于2015年8月签署关于相关运输协议。目前运输低浓缩铀有中俄两条途径,俄罗斯已签署运输低浓缩铀协议,以保证低浓缩铀银行和供应国之间的低浓缩铀往返运输。江吉金称,“原则上低浓缩铀也可通过里海运输,但由于地区局势不稳定,该方案只作为一个备选项”。
3.五大巨变重塑未来25年全球电力市场
2015年新能源前景(New Energy Outlook 2015)报告指出,在未来25年,全球发电市场将会出现太阳能无处不在,光伏技术成本进一步下跌,用户掌握了发电权,高效节能技术需求增速骤减,天然气发电不会取代煤电五大趋势。这些趋势将对能源公司、公用事业公司以及政策制定者造成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
新能源前景报告是有关全球电力市场长期年度预测,该预测基于对各国及各类发电技术的电力需求、发电成本和电力系统的结构性转变进行详细分析,由全球各地专门从事能源转型研究的、100多位专业分析师和研究人员汇编而成。
4.日本电气改革:核事故暴露输配调度一体化弊端
2015年6月,日本参院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电气事业法》修正案。此次修正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截至2020年4月前,日本的9家电力企业将实施发供电业务分离。同时,日本的3家城市燃气企业将于2022年从输气管部门独立出来。此外,日本还将取消家庭电费定价的国家审批制度。
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不仅使日本的核电业务走向萧条,也充分暴露出日本电力体制的种种弊端,引起公众的质疑与反思,提出了新一轮的电改需求。这份修正案也被认为是日本政府分三个阶段推行电力系统改革的收官之作。尽管《电气事业法》修正案已经得到了内阁会议和参院全体会议的通过,但整个改革的推进仍然有可能推迟。来自日本的媒体分析认为,如果核电站的重启大幅延期,此次日本电改被要求推迟的呼声有可能高涨。
国内新闻
1.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联盟引领产业发展
由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代表协鑫集团、清华大学等10家单位组成的中国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联盟正式成立。
该技术联盟完美结合政治、生产、学术、科研、金融等多领域学科,是互联网和能源深度融合产业新形态同时也是是跨界合作共赢的社会团体。朱共山指出,促进先进新能源更快更经济地发展、以及完成新能源体系和传统能源体系的对接融合,需要技术界、产业界、政府部门等进行研讨、规划、创新、协作,而能源互联网模式正是这种合作的基础与纽带。
中国能源互联网产业技术联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任务:成立专家委员会,指导调研和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形成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协作机制,联合进行产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技术成果集成转化,形成产业等工作。
2.我国海底60米钻机海试成功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日前在南海3109米海底海试成功并顺利通过国家863计划项目海试验收专家组验收。此次测试刷新了我国深海钻机钻探深度,同时标志着我国深海钻机技术已跻身世界一流水平。“海底60米多用途钻机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属我国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主题项目,该项目由湖南科技大学担任主持,与国外同类钻机相比,本次海试的60米多用途机具备以下多方面优势。重量轻,安装、操控更方便,可视化自动操控,可在几千米海底下遥控作业。此外,多用途钻机运用单机械手多位移动技术,节省设计空间,提高运行效率,以钻进60米为例,时间现在可缩短为20多个小时,作业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3.西气东输一线输送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惠及4亿居民
据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最新统计,自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建成至今,管线累计输送天然气超过1500亿立方米,惠及下游15个省市、120多个大中型城市的近4亿沿线居民及3000余家企业。 据测算,西气东输一线所输送的1500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替代了近2亿吨标准煤,减少排放有害物质1000余万吨。 西气东输输气量稳定增加有赖于塔里木油田新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凭借实施“短平快”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集合“高新优”钻井工程新工艺,塔里木油田先后在克深、大北等地发现探明6个超千亿立方米级气藏,为西气东输增加了新的气源。
(主要新闻来源:环球网、人民网、国际能源网、国家能源局、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