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全球预计石油供应或将过剩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再创新高
(2018/07/09-2018/07/15)
国际新闻
1.伊朗表示国家石油出口未受美国制裁威胁影响
伊朗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威胁(图片来源:凯福德)
2018年7月10日,伊朗石油部长赞加内表示,尽管受到美国制裁威胁,伊朗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并未发生重大变化。伊朗国家电视台援引赞加内的话说,伊朗已经对美国阻挠伊朗石油销售的企图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目前,这些维护伊朗石油出口不受影响的措施正在顺利推进。此前,赞加内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责美国总统特朗普要求部分OPEC成员国增加石油产量的行为,称这将破坏国际石油市场稳定。赞加内指出,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油价的原则和基础,政治因素不应干涉市场。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呼吁欧洲国家一起制定终止伊朗核计划的新方案,还将努力确保其他国家遵守华盛顿对伊朗实施的制裁。为应对美国的经济制裁,伊朗将允许私营部门出口原油,伊朗政府还成立了一个委员会,在美国实施制裁后为伊朗石油寻找新的买家,并且一旦西方国家解除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伊朗将扩大石油生产规模,预计日产量将增加50万桶。
2.日本政府修订能源基本计划
日本政府近期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新修订的“能源基本计划”。新计划明确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位为“主力电源”,要在2030年实现把可再生能源发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比例提高到22%至24%的目标。此外,对于福岛核电站事故后饱受争议的核电,新计划将其定位为“基本负荷电源”,将其比例确定为20%至22%。由于为应对气候变暖的国际框架《巴黎协定》已经生效,新计划还写入了至2050年的能源构想。构想强调在强化可再生能源、核电、火力发电技术进步的同时,加大对氢气、蓄电池等新一代技术的研发。此外,至2050年的能源构想还计划每隔数年对各种电源的成本和技术开发进展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使其体现在政策决策中。据了解,“能源基本计划”是日本中长期的能源政策指导方针。日本2003年第一次制订“能源基本计划”,此后历经多次修订,上一次修订是在2014年。
3.美国或将跻身全球最大产油国家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EIA)预计,2019年美国原油平均日产量将达到1180万桶。该局6月发布展望预测日均1176万桶,如果预测成立,美国将成为世界领先的原油生产国。美国原油产量自2月以来一直保持在每日1000万桶以上,未来原油产量还将进一步攀升,将对美国最多产的页岩油所面临的运输瓶颈再增压力。而OPEC在一份月度报告中首次预测了2019年石油需求情况,报告表示,2019年全球每日需要其15个成员国供应3318万桶石油,比今年减少76万桶,石油生产过剩局面或将卷土重来。
国内新闻
1.2017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再创新高
据国际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能源及技术行业投资额在2017年创新了历史最高纪录,全年共发生204起PE/VC(私募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投资案例,披露投资金额案例194起,投资金额达52.1亿美元。相比于2016年,投资案例数及投资金额分别增长了近1倍和3倍。二级行业方面,环保领域发生118起投资,投资金额为31.49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均超过全年半数。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此外,2017年中国清洁能源及技术行业共发生151起并购事件,其中,披露并购金额的案例数为136起,披露并购金额达到50.85亿美元。二级行业方面,环保和新能源领域依旧是市场的主旋律,同时新材料领域在并购市场的占比有所提高,并购金额更是有赶超新能源领域的态势。
2.特斯拉科技创新中心落户北京
2018年7月12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任宇翔在位于北京华贸中心的特斯拉中国总部对外表示,特斯拉(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已经设立在北京,主要包括电动汽车及零备件、电池、储能设备及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等。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北京则是特斯拉在华最大的市场之一,在此设立全国首家科技创新中心是特斯拉全球研发体系的重要布局;另一方面,北京拥有诸多的世界级学府和研究机构,是重要的人才基地,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和推广,都将对特斯拉未来在中国业务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2013年底,特斯拉正式进入中国,在京已经设立7家体验中心和6家服务网点。
3.中石化将投2千亿建炼化基地
中国石化将在“十三五”期间投入2千亿建设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4个世界级炼化基地。建成后,四大基地年炼油产能预计产能达到1.3亿吨,占中国石化产能的45%、全国总产能的17%;乙烯产能达900万吨,占中国石化产能的65%、全国总产能的31%。
(主要新闻来源:新华网、环球时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新浪美股、中国证券报、新京报、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