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美国重返《巴黎协定》,日本福岛核电站水位下降,美国德州数日断水断电,我国春节期间供电平稳
(2021/2/15-2021/2/21)
国际新闻
1.美国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当地时间2月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表声明,称拜登在总统就职首日签署了重返《巴黎协定》的行政令,19日美国正式再度成为《巴黎协定》缔约方。
美国总统拜登2月19日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线上特别会议(图片来源:新华网)
布林肯在声明中表示,“现在,就像我们在2016年加入《巴黎协定》一样,今天重新加入该协定同样重要,我们在未来数周、数月和数年内所做的工作更为重要。” 声明还表示,美国正在“各方面与世界重新接触,包括将在4月22日举行的领导人气候峰会。”
联合国方面对于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表示欢迎。当地时间19日下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及美国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克里等将举行峰会,“庆祝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
2.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及3号机组安全壳水位下降
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东京电力公司2月19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及3号机组安全壳内水位下降了几十厘米。近几日,安全壳内水位每天以几厘米幅度持续下降。东京电力公司称,向反应堆注水以及冷却核燃料熔块的功能仍然正常,对外部不会造成核辐射影响。
2月13日晚间,福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据东京电力公司介绍,地震之前就已发现管道出现损伤,地震可能导致损伤进一步扩大。为冷却安全壳底部的燃料熔块,每小时注水3吨。地震发生前,1号机组保持的水位从底部测量高约1.9米,3号机组水位约6.3米。18日晚间11点左右,1号机组水位下降了40至70厘米,3号机组下降约30厘米。
3.寒流导致美国原油产量减少近40%,油价一度突破65美元
《联合早报》2月19日报道:寒流导致美国原油产量减少近40%,造成全球供应受冲击,油价一度突破65美元,但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油盟计划提高产量,可限制油价的涨势。
美国这场寒流冻结了油井运作,导致大范围的停电。据报道,美国每天石油产能已减产超过400万桶。美国石油协会报告说,美国原油库存下降近600万桶。不过汽油消费也随之下降,因为寒冷的天气导致许多美国人无法上路。布伦特原油(Brent)期货价格周四(18日)一度突破每桶65美元,WTI原油价格则在61美元上方徘徊。
4.寒潮导致美国德州地区持续数日断水断电,电价上涨百倍
受极地寒流影响,美国得克萨斯州部分地区2月14日夜间开始遭遇罕见的冬季风暴,给美国南部部分地区带来严重寒潮。包括得克萨斯州在内的许多地区水电等基础设施难以承压,令数以千万计的美国民众陷入断水断电的窘境。
据监测全美电力供应的网站显示,得州全境15日早晨共有近250万户停电。随之,供水也出现问题,从15日起得州一些地区出现水压不足和停水的状况。受到低温及停电影响,得州食品供应链遭到破坏,出现食品短缺。
据媒体报道,2月15日,得州部分电网电价上涨百倍,有些地区电价一度突破9美元一度电。
当地时间2月18日上午,得州首府奥斯汀地区仍有13%的居民断电,休斯敦地区有2%的居民断电,一些大型电力设施仍未能实现电力输送。得州环境质量委员会一名发言人18日表示,得州境内164个县的900个自来水系统受到严寒天气影响,得州总人口近一半、约1400万人面临饮用水供应困难。
国内新闻
1.春节期间国家电网运行平稳,实现了安全可靠优质供电
新春气息洋溢在神州大地,各地百姓在喜庆祥和中感受团圆、庆祝佳节。春节期间,国家电网运行平稳,来自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11日~16日,全国日均发电量153.38亿千瓦时,农历同比增长1.73%。2月16日发电量最高,为160.22亿千瓦时,较去年农历同期最高值(156.53亿千瓦时,腊月三十)增长2.35%。
天津城东供电公司应用智能巡检机器人对变电站室外设备进行巡视(图片来源:国家电网)
2.国家电投成功发行首批“碳中和”债券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家电投)成功发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碳中和债),成为首批银行间市场“碳中和”债券发行人。本期债券发行规模6亿元,期限2年,发行成本3.4%,募集资金全部用于集团所属吉电股份的光伏、风电等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清洁能源项目。本期债券符合“中债-中国绿色债券指数”评定标准,将纳入其成分券范围。
本次“碳中和”债券的推出是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践行国家“3060”碳中和目标、落实国家领导人关键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碳中和债”是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的子品种,相较于一般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适用于节能环保、污染防治等较为广泛的绿色用途,“碳中和债”的募集资金用途更为聚焦,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
3.有色金属迎来政策利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指数报告显示,2021年有色金属行业增速总体将呈“前高后稳”态势。生产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全年增幅在3%左右。预计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上半年将维持高位震荡,但也不排除下半年出现回调的可能,全年年均价格仍将好于2020年。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首次突破6000万吨,达到6168万吨,同比增长5.5%,超过全球除中国以外其他国家所有产量的总和。
从有色金属工业的细分领域来看,也将迎来政策利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征求对《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条例》明确了国家对稀土开采、稀土冶炼分离实行总量指标管理。对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贾明星认为,《条例》的出台将对稀土产业的走私和黑灰色生产形成强有力的打击,同时也对稀土的生产、管理、经营形成有序的保障。“随着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的需求扩大,《条例》的出台将使稀土产业形成规范管理,后续市场也会越来越好。”
(主要新闻来源:央视财经、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商务新闻网、国家电网报、中国能源网、国际能源网、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