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中苏政府间能源合作首次会议召开,我国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6/05/23-2016/05/29)
国际新闻
1.法国焊接研究所与深圳共享技能与资源
5月26日中法焊接技术交流论坛26日在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大厦举行,旨在共享法国焊接研究所的技能和资源,助推中国石油石化核电、交通、航空、新能源等工业领域的发展。
法国驻广州总领事傅伟杰、法国驻华大使馆核能参赞欧德铭以及来自中国、法国的核电、交通、航空、新能源等领域领军企业及科研院所代表参会。本次大会议题包括研讨“一带一路”构想背景下,中法能源技术合作及服务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合作框架;研讨中法工业领域关心的共性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先进焊接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安全与防护相关技术等;研讨中国工业企业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技术储备与认证等。中法两国技术交流领域广泛、务实。一次次务实的中法企业合作取得了众多令世人瞩目的科技成果,推动形成了中法工业战略对接和实施平台,深化了中法两国航空、高铁、核电等各领域合作。
2.国际油价今年来首超50美元,国内油价或迎四连涨
两年前,国际油价曾一度高至每桶100美元,但由于产能过剩,国际油价今年初一度跌至每桶约27美元。随供应干扰和全球需求增加的推动,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在5月26日上涨至每桶50.01美元,是今年1月以来单价首次超过50美元。截至格林尼治时间26日2时20分左右,纽约商品交易所的西得克萨斯原油价格也上涨0.21美元,收于每桶49.77美元。
伴随着国际原油继续上扬,国内成品油新一轮调价再次呈现上调预期。预计6月8日24时成品油零售限价将上调65元/吨。成品油迎来“四连涨”是大概率事件。我国既是原油生产大国也是原油消费大国,并且消费大于生产。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于原油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渐增产,如此大的流通量和储备量势必要求我国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原油价格定价权;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原油进口量的不断加大,国内企业有大量原油现货经营贸易业务,这就需要一个工具来规避风险、套期保值,可能会加快原油期货的推出。
3.2015年欧盟28国煤炭消费同比下降3%
据欧洲煤炭协会5月发布的2016年第一期煤炭市场报告,2015年欧盟28国煤炭消费6.9亿吨,比上年下降3%,其中区内硬煤生产1亿吨,同比下降5.1%;区内褐煤生产3.98亿吨,同比下降0.65%;进口煤炭1.92亿吨,同比减少6.49%。
国内新闻
1.我国光伏产业进一步发展,首座扶贫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
2016第十届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览会于5月24日在上海举行,展出内容包括光伏生产设备、光伏应用产品以及光伏工程系统,涵盖了光伏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这次展览会无论是参展企业规模、参展人数还是企业发布新品数,都远超往年、创下新高。
我国土地光照充沛,光能资源分布较为均匀,使我国在发展光伏产业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318万千瓦,成为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未来分布式光伏建设、PPP模式与能源互联网将成为光伏企业转型的关键领域。
国家电网公司首座扶贫光伏电站——国网阳光扶贫行动玛多县10兆瓦扶贫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据悉,国家电网公司实施的“国网阳光扶贫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建设三大工程,即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五个定点扶贫县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工程。
同时,我国光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面临着一些国际阻碍。近日,继美国和欧盟之后,澳大利亚对我国光伏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这一做法可能引起其他国家采取限制措施,影响我国光伏企业的发展。
2.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
5月23日,发展改革委等8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将在北方居民采暖、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4个重点域推进电能替代。
《意见》提出要在2016—2020年,实现能源终端消费环节电能替代散烧煤、燃油消费总量约1.3亿吨标煤,带动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约1.9%,带动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约1.5%,促进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约27%。电能替代的电量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以及部分超低排放煤电机组。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
3.我国新一轮电力改革综合试点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广西入围电改综合试点
5月26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这是继云南、贵州、山西之后的第四个改革试点对象。与其他实行改革的三省不同,广西一次能源匮乏,缺煤少油乏气,电力市场主要靠水电供应,受季节影响较大。此外,广西电价形成机制不顺、部分资源型优势企业“用不起电”与火电“发不出电”的矛盾日益突出、电网低买高卖统购统销、电网重复建设与不足并存等突出问题。
《广西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指出,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广西电力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更为突出。因此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广西电力体制改革,符合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方向和政策要求,从广西实际出发。未来广西将从电价改革、电力交易市场机构组建、电力市场建设、发用电计划放开、售电侧改革、南方区域市场的衔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
同时,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在批复文件中特别提出,广西电力体制改革试点要坚持市场定价、平等竞争、节能减排原则,不得采取行政命令等违背改革方向的办法,人为降低电价;不得以行政指定方式确定售电主体和投资主体;不得借机变相对其提供优惠电价和电费补贴。
4.新能源车投资过热引担忧
近两年来,在传统制造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为了拉动当地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成为很多地方政府鼓励投资的重要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5年1月到2016年3月,全国新建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超过30个,规划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中,产能过剩是一大问题,传统汽车制造过去曾经历过大扩张。目前地方政府、企业、资本三方对在新能源汽车发起的投资热潮,引发了人们对低质重复建设、落后产能扩张的担忧。大多数国内企业在新能源汽车上领域的投资关注“量”的扩张,忽略“质”的提高。与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相比,技术提升才是企业发展的保障,国家的政策也相应地鼓励企业关注技术和科技创新。
(新闻来源: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国际能源网、国际煤炭网、国际电力网、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