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11/15]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速,国内将推动光伏企业重组兼并
作者:周保进 来源:ceep 日期:2015-11-16 访问量:

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速,国内将推动光伏企业重组兼并
(2015/11/09-2015/11/15)


国际新闻
1.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推动能源转型 共创绿色发展

2015年11月10日国际能源变革论坛现场(图片来源:中国电力报)

  首届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11月6日,国务委员王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王勇指出,能源是人类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开发利用是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大力推动能源变革,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世界能源转型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在为期三天的论坛里,来自国际能源署、世界银行、丹麦、德国、英国等国能源署官员、专家学者,以及国内外能源企业代表,就未来全球能源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探讨。
 

2.到2030年波兰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有望增至38%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NA)的一份新报告指出,与IRNA根据波兰经济部数据得出的这一结论相比,从可再生能源2030年线路图(REmaP 2030)可看出,到2030年波兰可再生能源占整个能源消耗的比例将增长两倍以上,至25%。这一目标是REmap 2030的一部分,而REmap 2030,是IRNA全体会议推出的到203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总份额中所占比例翻番的路线图。
  报告称,目前波兰可再生能源使用以生物质能源为主。为了扩大可再生能源比重,该国必须进一步开发其丰富的风力资源,提高电力传输能力,完善电力网络。但是,提高可再生能源份额的机遇并不仅限于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有望增长3倍至35%,工业和交通领域预计将翻番。
 

3.印度煤炭未来5-6年拟投57.5亿建太阳能电站
  未来5-6年,印度煤炭公司将投资60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7.5亿元)建设1000兆瓦太阳能发电容量。
  印度煤炭公司还计划在水体上建设浮式太阳能板。当一座矿关闭后会形成水体。“我们已加强技术以在这类水体的浅水区域安装浮式太阳板。”另一位公司高管表示,“在这类水体上建1兆瓦太阳能容量将耗资4000-50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83.2-479万元),并且要求接近5英亩的水面。”
  印度煤炭公司在其管辖区拥有许多水体,公司希望利用这一优势部署浮式太阳能板。
 

4.日本最大太阳能发电站竣工
  据日媒报道,风力发电巨头Eurus能源控股本月10日在日本青森县六所村举行了当地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站的竣工仪式。该发电站已于今年10月开始营运,输出功率约达11.5万千瓦。
  据悉,该发电站于2013年8月开工,工程耗资49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5亿元),占地面积约达253公顷,设置了51.36万个太阳能板。所发电力全部售给东北电力公司。
 

5.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可再生能源目标法案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终于近日通过了可再生能源目标(RET)法案,澳可再生能源政策在历经数月的晦暗不明后终于迎来了光明的未来。
  彭博社撰文指出,新的RET法案的通过对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领域而言可谓意义重大,此前长期情绪低迷的风能、太阳能开发商们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法案的通过有望为价值超过140亿澳元,约合11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铺平道路。
  西班牙清洁能源公司Acciona已经开始接洽银行、零售商,讨论价值7.5亿澳元的新的风电场项目;美国太阳能企业SunEdison提出,将考虑进军澳大型太阳能项目;还有包括维斯塔斯、德国Senvion公司在内的风电公司也对法案的通过表示欢迎,认为新政策鼓励了其今后的投资。


国内新闻
1.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秦海岩:“十三五”发展清洁能源是重头戏
  北京11月9日电(张世祥)11月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从国家治理体系到基础制度建设,从经济到民生,《建议》涵盖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势必将会对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此,记者特邀了中国风能协会秘书长、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对“十三五”规划中涉及到清洁能源的部分给出了深度解读。
  秦海岩还认为,发展清洁能源,既可以振兴相关的传统制造业,又能创造一批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比如大数据、软件等,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它还是践行中国政府在控制碳排放上所作承诺的重要举措。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政府在国际上多次公开对控制碳排放以及环境治理做出过承诺。2015年6月30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其中明确的2020年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实现这个目标,接下来的5年将至关重要,转型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2.工信部:下一步推动光伏企业兼并重组
  据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2.32GW,根据规划,2015年目标为35GW,预计2015年新增11GW装机容量,到2015年底,预计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33.5GW。
  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表示,今年1-9月光伏电池组件产量31GW,同比增32%,新增并网光伏装机约10.5GW。组件企业毛利率、多晶硅等数据显示光伏产业持续好转,但面临产业结构优化、技术升级等问题,因此工信部下一步将持续推动行业规范建设,推动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工艺技术创新。
 

3.江苏徐州打造世界级太阳能光伏、光电产业基地
  据悉,目前,徐州市已被列为国家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和省新能源高科技特色产业基地。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光伏生产企业7家,光伏发电企业27家,累计建成光伏发电项目31个,项目容量24万千瓦,实现产值105亿元。上半年光伏发电量1.44亿千瓦时,累计发电量约5亿千瓦时。
  下一步,徐州市将继续加大光伏推广应用宣传,鼓励屋顶分布式光伏,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多方面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关键技术突破、核心装备研发、产业体系完善和系统集成开发,巩固光伏产业优势地位;积极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及应用,着力构建光电产业链,将徐州打造成世界级太阳能光伏、光电产业基地。

 

(主要新闻来源:国际能源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国际电力网、国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