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12/04]欧佩克8年来首次决定减产 油价暴涨,《世界能源展望2016》中文版重磅发布
作者:张呈尧 来源:ceep 日期:2016-12-05 访问量:

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欧佩克8年来首次决定减产 油价暴涨,《世界能源展望2016》中文版重磅发布
(2016/11/28-2016/12/4)


国际新闻:
1.欧佩克8年来首次决定减产 油价暴涨
  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0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171届部长会议在维也纳举行。会议决定将原油日产量减少120万桶,并将原油日产量限额定为3250万桶。这是该组织2008年以来首次决定减产。作为欧佩克中产量最多的成员,沙特带头减产48.6万桶/天。
  减产决定将自2017年1月1日开始执行。卡塔尔能源和工业大臣萨达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除印度尼西亚外,其他欧佩克成员国一致通过了减产决定。非欧佩克产油国也与欧佩克达成谅解,决定每日减产原油60万桶,其中俄罗斯承诺每日减产原油30万桶。
  欧佩克做出减产决定后,国际油价当天大幅上涨。截至2016年11月30日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17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21美元,收于每桶49.44美元,涨幅为9.31%。2017年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4.09美元,收于每桶50.47美元,涨幅为8.82%。

 


 
图片来源:人民网


2. 油价回升 “再通胀”预期增强有望提振全球股市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11月30日的会议上意外达成减产协议,俄罗斯等非欧佩克国家也承诺减产。业内人士指出,油价上涨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促使已经出现苗头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再通胀”趋势进一步明确。如果经济基本面和能源等支柱行业向好,全球股市有望受益。
  通缩阴影可能消散。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减产协议真正落实可能会打折扣,但目前市场对于油价上涨的预期已大大增强。作为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油价上涨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直接的影响即为困扰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通缩阴影可能解除,“再通胀”趋势有望更加稳固。
  油价回升或利好经济。德银分析师托德表示,如果欧佩克的减产协议被证明是可以信赖的,那么油价有可能升至每桶55美元至每桶70美元的区间。
  股市与油价联动。近年来,股市与油价的联动明显加强,特别是今年二者几乎同涨同跌。今年初,当油价大跌至每桶30美元以下时,股市也随即出现大跌行情。


3. 委内瑞拉石油部长呼吁各产油国统一立场稳定油价
  据新华社阿尔及尔11月28日电 委内瑞拉石油矿业部部长欧洛希奥·德尔皮诺28日呼吁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成员和其他非欧佩克产油国统一立场以稳定国际油价。德尔皮诺当天与阿尔及利亚能源部长努尔丁·布塔法举行会谈后对记者说,各个产油国应该携手应对目前的低油价危局。欧佩克9月28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特别会议,初步决定将该组织成员的石油日产量减至3250万桶至3300万桶,以平衡市场供求。
  专家分析,作为世界主要产油国,俄罗斯虽然不是欧佩克成员,但其对于减产的立场将直接影响欧佩克会议的决定。


国内新闻:
1. 《世界能源展望2016》中文版重磅发布
  12月2日,由国际能源署(IEA)、中国能源资源发展论坛共同主办、泰豪科技协办、能见科技承办的《世界能源展望2016》中国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际能源署能源供应展望部门负责人Tim Gould代表IEA做了题为《World Energy Outlook 2016》的报告。
  作为IEA的旗舰出版物,《世界能源展望》每年都会给全球能源领域带来一些新鲜的视角,今年的展望中,对巴黎协定减排承诺的研究成为泼墨最多的主体。在IEA看来,能源行业至少占温室气体排放的三分之二,能源行业的转型对于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至关重要。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统计预测处处长宋雯认为,2016年的世界能源展望以巴黎气候协定为大背景,构建出一个更加清晰、高效、低碳的能源远景。
  基于当前的技术变革和政策措施,IEA的展望对未来25年能源的重大变化以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做出了最新的预测。


 
图片来源:新华网

 

2.发改委:严肃查处操纵煤炭市场价格行为
  为进一步推动和保障中长期合同的有效执行,近日,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 保障煤炭中长期合同履行的意见》。《意见》指出,对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低价倾销排挤竞争对手、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将依照《价格法》严肃查处;对达成实施垄断协议固定变更价格,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价格销售或购买煤炭等违法行为依照《反垄断法》严肃查处。
  《意见》要求煤炭产运需企业严格履行企业主体责任,行业协会要加强协调服务和行业自律,妥善解决好合同履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提高合同履约率。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合同履约的考核评价,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同时引入第三方信用机构,建立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信用记录,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中长期合同严格兑现。


3. 2016中国国际能源峰会胜利召开
  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共同支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国际能源峰会暨展览会于2016年11月28日-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胜利召开。
  2016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亮点突出,其中:1、五大协会主要领导二次聚首,共商能源与装备行业发展大计,助力产业协作,推动融合创新;2、中国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应用展览暨产业发展大会惊艳首秀;3、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大会,是国内首个聚焦于能源互联网技术装备的行业会议;4.光伏大会主要亮点;5.燃气轮机会议在技术与应用两端发力,深入推动制造商与电力企业及众多典型中小型用户之间的协作,促进产业良性发展;6.环保会议。用无限的创新应对有限的能源资源的挑战,中国国际能源峰会正以行业间的交流为主要手段,推动更广阔领域内的融合创新。

  
4.十三五水电投资约5000亿 建成六大水电基地
  11月29日,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开工常规水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各6000万千瓦左右,新增投产水电6000万千瓦,2020年水电总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同时,国家能源局提出了水电“十四五”的开发目标,预计2025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4.7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8亿千瓦,抽水蓄能约9000万千瓦;年发电量1.4万亿千瓦时。
  重点解决西南“弃水”。《规划》提出“十三五”新增投产4349万千瓦常规水电,并要合理布局西部和东中部水电开发。国家能源局预计,到2020年,西部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24000万千瓦,占全国的比例为70.6%,开发程度达到44.5%。
  根据《规划》,东中部地区优化开发剩余水能资源,根据能源转型发展需要,优先挖潜改造现有水电工程,充分发挥水电调节作用,总结流域梯级水电站建设管理经验,开展水电开发后评价工作,推行中小流域生态修复。国家能源局预计,到2020年,东中部地区常规水电装机规模达到10000万千瓦,占全国的比例为29.4%,开发程度达到82.7%。


(主要新闻来源:环球网、人民网、国家能源局、凤凰网、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