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关采取措施确保进口煤炭的快速通关
(图片来源:广东新闻网)
2009年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导致对外能源进口依赖度继续升高,如何在复杂的国际能源格局中,维护我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将是今后我国经济政治中的重要议题;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尾年,也是节能减排工作的关键年,在2009年我国又提出碳强度降低目标,如何提升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减少高耗能低效率的产业,将继续是未来一年工作重点。
能源对外依存度继续增加能源供应安全面临挑战
国务院:重点缓解煤电供需矛盾,扩大进口调节。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1月19日召开,讨论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会议指出,把缓解煤电气运供需矛盾作为当前经济运行调节的重点任务,努力增加电煤供应,加强运力调配,适当扩大进口调节。
来自海关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11月,我国进口煤1.1亿吨,价值91.8亿美元,分别增长1.9倍和1.8倍;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83.9美元,下跌2.3%。1~11月累计净进口达到8910万吨。19日日海关总署发布分析报告提醒,今年国际市场煤炭资源争夺可能升级。由于国际主要煤炭出口国受运力制约,出口量增长有限,而来自中国的需求猛增,这可能会迫使需求量较大的印度、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主动提价以获取有限的煤炭资源。
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1月22日在全国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表示,在去年宏观经济“V”型复苏的带动下,我国从传统的煤炭出口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周喜安具体介绍说,2009年我国累计进口煤1.26亿吨,比上年增长211.9%;出口煤2240万吨,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亿吨,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周喜安表示,煤炭进口大幅增长,标志着我国煤炭供需已深度参与到国际市场平衡。
寒潮令进口煤炭“大热”。煤炭需求有增无减,进口煤炭“高烧不退”,黄埔海关1月21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上半月,相关口岸的煤炭进口量已达51万吨,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据悉,近期国内寒潮频袭,取暖用电量急剧上升,煤炭需求量大增,不少企业为保证生产,大量采购进口煤炭。近期,华南地区重要的煤炭进口口岸新沙口岸煤炭进口量大增,黄埔海关表示,2009年12月份进口煤炭达75.9万吨,比11月份上升97%,创下2009年单月进口量之最,与2008年12月相比上升的幅度高达11.5倍。而今年1月份上半月,新沙口岸的煤炭进口量已达51万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中石油去年海外天然气产量增两成。截至2009年年底,中石油分布全球29个国家的81个油气项目,累计完成原油作业产量6962万吨,天然气作业产量82亿立方米,分别比2008年增长11.9%和21.6%;原油加工量则首次超过1000万吨,油气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
数据同时显示,中石油去年海外油气管道共输送原油3924.9万吨,比上年增加257.9万吨。原油加工量首次超过1000万吨,达到1008万吨。
国家能源局: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1.3% 。国家能源局1月22日发布数字显示,2009 年我国原油产量1.89亿吨,净进口原油1.99亿吨。据此测算,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约为51.3%。
中国今年继续海外“找油”。 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日前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调整能源结构和加强能源供应保障将是2010年能源工作的重点,2010年争取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比上年提高0.5%。此外,为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国家计划扩大利用海外能源资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晓强1月18日表示,2009年我国能源资源进口量大增。其中进口铁矿砂达6.3亿吨,比上年增长了42%,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比上年增长约14%,我国石油消费的进口依存度已达52%。他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对能源消耗将继续增长,资源、能源、高科技和先进制造业领域仍将是2010年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