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08/22] 中阿能源合作高峰论坛聚焦清洁能源领域,全国碳市场运行满月
作者:普若洋(编写) 来源:ceep 日期:2021-08-22 访问量:

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中阿能源合作高峰论坛聚焦清洁能源领域,

全国碳市场运行满月,活跃度待进一步提升

2021/08/16-2021/08/22

国际新闻

1.中阿能源合作高峰论坛启幕,聚焦清洁能源领域合作

中阿能源合作高峰论坛会场 (图片来源:新华网)

   以“面向未来:开创中阿能源合作新时代”为主题的中阿能源合作高峰论坛19日在宁夏银川启幕。本次中阿能源合作高峰论坛邀请来自中阿政府、企业、机构近600余名代表参会,重点围绕清洁能源应用技术、低碳经济、能源转型等领域,共同探讨中阿能源合作前景。

   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线上致辞中表示,中国愿与阿拉伯国家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携手并肩,共同推进中阿能源合作行稳致远,不断向更深层次迈进。

   阿联酋阿布扎比能源局局长阿维达·穆尔希德·阿里·穆尔希德·马拉尔,沙特阿拉伯能源部部长外事高级顾问纳赛尔·阿尔多斯利,约旦驻华大使胡萨姆·侯赛因,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摩洛哥驻华使馆经济参赞瑞达·伊德里西,以线上或线下方式介绍各国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能源合作是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和双方合作新格局的核心。目前,中阿均处于各自能源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阿拉伯国家也在积极寻求能源转型,改变依赖化石能源的局面。

2.英国最大潮汐涡轮机并网发电

   据美国CNBC新闻网报道,一台重达680吨、被称为“最强大”的潮汐涡轮机,日前在英国苏格兰东北海岸并网发电。这台名为“Orbital O2”的涡轮机,预计未来15年可满足2000户英国家庭的电力需求,每年可抵消2200吨二氧化碳排放。欧洲海洋能源公司的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仅增加了260千瓦的潮汐发电装机容量,相比之下,根据行业机构Wind Europe的数据,2020年欧洲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14.7吉瓦。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 Research Future的一份综合研究报告,预计到2027 年,全球的潮汐能市场规模将以7.02% 的复合年增长率发展。

   苏格兰政府负责净零、能源和运输的内阁大臣Michael Matheson表示,苏格兰地区潮汐能资源丰富,“Orbital O2”的投运是苏格兰实现净零排放目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3.沙特首个风电场并网运行

   近年来,沙特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需求新的能源供应来源以促使其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据能源信息网站“可再生能源世界”报道,日前,沙特首个风电场日前实现并网发电。该风电场位于沙特焦夫省北部杜地区,总装机规模达400兆瓦,是沙特首个大型风电项目,也是目前中东海湾地区最大的风电项目。据了解,该项目投资金额超4亿欧元,安装风机总量达99台。项目于2019年开始建设,原本计划在2022年第一季度前实现并网发电,而目前进度较原先计划大幅提前。


国内新闻

1. “新疆三峡”工程6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年发电量21.86亿千瓦时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 (图片来源:能源界)

   8月17日,随着末台机组的顺利并网,被称为“新疆三峡”的新疆最大水利枢纽工程——中核集团新华发电公司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6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

   继主站2号、3号、4号机组顺利并网发电以来,新疆叶河公司积极与国网新疆电力调度中心等部门沟通,争分夺秒进行机组运行调试、涉网试验等各项工作,主电站末台机组顺利并网发电,刷新了阿尔塔什机组并网的最短时间,并网后机组工况和各项试验数据达到设计要求。

   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节水供水工程之一,是国家“十三五”期间100个重大项目之一,也是中核集团产业援疆的重点项目。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755兆瓦,设计年发电量21.86亿千瓦时。枢纽工程对推动南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2.全国碳市场运行满月,活跃度待进一步提升

   碳排放权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手段,也是落实我们国家碳达峰目标、碳中和愿景的制度创新和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7月16日正式上线交易以来,迎来满月。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价格稳中有升,累计成交额超3.29亿元。机构指出,前期减排提效能力强的电力企业以及大量运用新能源发电的企业有望在全国碳市场中获得较高的收益。此外,目前碳排放配额供应充足,市场供需总体平衡;长期来看,随着降碳计划推进,免费配额将收紧,碳价上涨是大势所趋。

   根据全国碳市场的总体设计,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高能耗行业未来将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未来会有更多高能耗的行业逐渐纳入全国碳市场,通过碳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把资金逐步引入到减排提效高和能源转型能力较强的企业,实现碳市场稳步运行及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3. 落实双碳目标,比亚迪打造中国汽车品牌首个零碳园区总部

比亚迪召开首个零碳园区项目启动会 图片来源:中国能源网)

   为响应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政策要求,比亚迪继在年初宣布启动企业碳中和规划研究之后,在8月19日正式启动坪山工业园首个“零碳园区”项目,打造中国汽车品牌首个零碳园区总部。在落实双碳目标发展道路上,比亚迪争做可持续发展先锋,致力于用技术创新助力零碳目标。首个“零碳园区”项目的启动,将为比亚迪及汽车行业打造越来越多的零碳工厂及零碳园区积淀经验,为我国加快交通运输行业和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比亚迪经验和智慧。如今,比亚迪启动的首个“零碳园区”项目,秉承“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与比亚迪坚守的绿色梦想一脉相承,也是比亚迪“为地球降温1℃”倡议的具体行动。随着比亚迪“零碳园区”启动建设,汽车行业的零碳园区也来越来越多,形成由点到面的示范效应,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4.我国天然气管网“全国一张网”基本成型

   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等部门21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称,我国天然气多元供应体系持续完善,“全国一张网”基本成型。

   报告称,我国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四大进口战略通道全面建成,国内管网骨架基本形成,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基本实现。“十三五”时期累计建成长输管道4.6万千米,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到约11万千米。

   报告指出,天然气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管网设施的持续配套建设,加强储气能力建设是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和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主要新闻来源:中国能源网、国际能源网、科技日报、能源界、新华社、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