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06/02]国际能源署呼吁核能创新发展,我国风电光伏步入竞价时代
作者:郝文婷 来源:ceep 日期:2019-06-03 访问量:

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国际能源署呼吁核能创新发展,我国风电光伏步入竞价时代
(2019/05/27-2019/06/02)

 

国际新闻
1. 国际能源署呼吁核能创新发展
  国际能源署5月28日发布题目为《清洁能源系统中的核能》报告,介绍了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在发达经济体中,以及未来核能面临衰退的风险等,该机构建议各方在核能发展领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在1971年至2018年间,在全球范围内,核能提供了约76000太瓦时的零排放电力,是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总和的十倍以上,且避免了630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
  但近年来,核电占全球电力供应量的比重处于下降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18%左右的峰值下降到2018年的10%。尽管近年来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大幅增长,但2018年低碳能源在总电力供应中的总份额为36%,与20年前持平。换言之,过去20年核电贡献下降8个百分点,完全抵消了可再生能源份额的增长。
  国际能源署建议各方在核能发展领域确保现有核电站安全运行、支持和投资建设新的核电站、鼓励发展新的核技术。而建设新的核电站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对此,报告提出建设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做法,可以降低成本,并促进电力转型,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 《全球能源互联网解决无电、贫困、健康问题行动计划》发布
  5月30-31日,加强最不发达国家能源供给与融资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旨在探讨能源可持续发展与投融资模式,分享最佳经验与做法,提升最不发达国家能源普及率与区域合作水平,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
  本次会议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正式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解决无电、贫困、健康问题行动计划》研究报告。这是继全球能源互联网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巴黎协定》实施、促进全球环境治理行动计划之后,合作组织对接联合国重大倡议而发布的第四项“行动计划”。
  报告分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无电、贫困和健康问题,剖析了转变能源发展方式的关键作用,阐述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对解决无电、贫困和健康问题的实施路径和发展效益,并提出实施加快清洁发展、加强电网互联、培育内生动力等六大行动和能源发展援助、互联互通共建、产业协同发展等六大协同机制。

 

3. 南非正式开征碳税
  南非《碳税法案》6月1日正式生效,南非由此成为首个实施碳税的非洲国家。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到目前为止,包括南非在内全球已经有46个国家和28个国内地方(如州、省等)确定实行碳交易市场或碳税等碳价机制。
  南非目前能源消耗对化石燃料依赖度超过90%,因此开征碳税需要充分考虑其可能对南非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法案将分两阶段实施。法案实施的第一阶段将配套出台系列免税津贴政策,并制定较为温和的收费标准,即每吨二氧化碳排放当量仅征收6-48兰特(约合3-24元人民币)的碳税。政府并承诺电力价格在第一阶段不会受到碳税法案影响。第二阶段的具体政策则将视前期政策执行效果评估而定。

 

4. 澳矿企加大新矿勘探开采
  铁矿石价格突破每吨100美元,自年初以来世界铁矿石价格上涨超过44%。根据澳大利亚多家矿业咨询机构预测,今年下半年铁矿石价格有望突破每吨110美元大关。瑞银大宗商品分析师今年已经第二次上调了铁矿石预测价格,认为今年平均价格将在每吨83美元左右。近来,世界铁矿石价格探底回升,但仍远低于2011年2月份创下的每吨190美元的最高纪录。
  受铁矿石价格快速回升影响,澳大利亚各大矿企收益颇丰,并纷纷开始加大新矿勘探和开采力度。据澳华财经在线透露,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巨头弗罗斯特金属集团(FMG)计划投资约2.87亿美元,用于开发西澳皮尔巴拉地区女王谷的新矿区。此举在于增加更高品位的铁矿石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同时提高企业竞争力。

 

国内新闻
1. 史上最市场化新政出炉 风电光伏步入竞价时代
  经历了数十次征求意见和反复讨论后,5月3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公布《关于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实行分类管理,需要国家补贴的项目原则上都采取竞争配置,优先建设补贴强度低、退坡力度大的项目。这个被誉为史上最具市场化导向政策的出炉,预示着风电光伏步入竞价时代。
  通知要求,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分为不需要国家补贴和需要国家补贴两类,在组织电网企业论证并落实平价上网项目的电力送出和消纳条件基础上,优先推进平价上网项目建设,再开展需国家补贴的项目的竞争配置工作。

 

2. 中石油今明两年将投入319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
  今明两年中石油计划投入319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部署十项污染防治工程。中石油十项污染防治工程为:废水污染防治工程、废气污染防治工程、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噪声污染防治工程、淘汰落后产能及小型燃煤燃油锅炉工程、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环境风险防控工程、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工程和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工程。
  到2020年,中石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体制机制将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及智慧监管能力将显著提高。

 

3. 国家电网将开放百个实验室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面向全社会开放100个实验室,包括19个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电网科技部主任吕运强指出,将把公司实验室资源纳入国家实验资源共享平台,同时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建公司各级实验室。
  国家电网提出,联合央企及国际国内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能源电力创新共同体;联合社会力量在国家战略布局地区共建泛在电力物联网双创中心,吸引超过百支优秀创新团队入驻;合作共享科技服务平台,发挥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的“杠杆”作用,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合作共营科技创新企业,鼓励社会投资者与公司科技型企业建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推动双创中心和双创产业园中的高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主要新闻来源:环球网、新华网、中国经济网、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