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墨尔本电车拟用新技术,中国核电推广“华龙一号”
(2013/10/13-2013/10/19)
国际新闻
1. 墨尔本电车有碍观瞻,专家呼吁去掉“大辫子”
墨尔本有轨电车(图片来源:人民网)
据澳洲网14日报道,墨尔本的有轨电车一直是城市的骄傲,但横在电车头顶上的“大辫子”电线却有碍观瞻。对此,一名铁路行业的领袖建议,在全球众多城市都采用无线电车技术的当下,墨尔本电车也应该采用新技术。
据悉,澳洲铁路联合会的负责人奈伊建议,墨尔本应以悉尼为榜样,逐渐淘汰全市250公里长的电车电线网络。他称,现代的科技使去除墨尔本电车上方的电线成为可能。“我认为,在10年内,人们不会再见到电车上方的电线。如果政府想使墨尔本的电车网络更加现代化,那么便不会保留这些电线,而是去采用可替代的新技术。”
报道称,悉尼正考虑斥资16亿元,引进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电车输电轨道技术”,打造城市轻轨网络,并计划于2020年开始运营,而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悉尼正计划去掉电车上方的“大辫子”。
2. 普京说俄不会制造欧洲天然气危机
俄罗斯总统普京16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说,俄方不会制造欧洲天然气供应危机。普京当天与塞尔维亚总统尼科利奇和总理武契奇会谈后告诉媒体记者,“我可以负责地说”,欧洲不会因为俄罗斯的原因出现天然气供应危机,俄方完全可以满足欧洲和亚洲所有客户的天然气供应需求。
他表示,希望借参加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的机会协商并解决这一问题。他指出,“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可以有效降低欧洲天然气供应短缺风险,但这一项目需要俄方与欧盟共同努力。目前,因为受到欧盟压力,“南溪”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参与国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今年6月暂停这一项目在各自境内的建设。
3. 油价反弹,因美国汽油库存紧张及期权到期
原油(83.26, 0.56, 0.68%)价格周四(10月16日)在震荡交投中上涨,因数据显示美国汽油库存紧张,以及在期权到期前的技术性交易,给油价在长期跌势中带来了鲜有的支撑。美国政府数据显示,上周(10月6日-10月10日)汽油库存降至两年来最低水准,带动汽油期货稍早大涨3%,并提振原油期货。
1700GMT左右,油价突然猛涨达3美元,因在17日稍后美国原油期货期权将到期前,投资人匆忙回补仓位,且触动了自动停损买盘。收盘时,油价回吐了多数升幅,但仍收高。12月布兰特原油结算价收报85.82美元,升1.70美元,盘中跌至四年最低的82.93美元。11月期货今日到期,结算价报84.47美元,升0.69美元。美国11月原油期货收报每桶82.70美元,升0.92美元,日高报84.83美元。
在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公布,上周(10月6日-10月10日)汽油库存减少399万桶,至2.056亿桶的2012年11月来最低,数据公布后,汽油期货周四(10月16日)大涨超过3%。EIA数据还显示,上周(10月6日-10月10日)原油库存增加890万桶,远高于分析师预估的增加280万桶。
4. 欧盟:大型太阳能电站发电成本趋于核能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大型太阳能和核能发电具有大抵相同的平准化成本。该委员会的内部能源市场进展报告着眼于平准化发电成本。其发现,核能和天然气或多或少相互匹配,为每兆瓦时一百欧元,太阳能取决于安装项目的规模,为每兆瓦时一百至一百一十五欧元。上周,欧盟委员会为英国一座新的核电站批准国家补助支持。该研究由咨询公司Ecofys代表欧盟委员会进行,研究采用2012年的价值标准。鉴于急剧下滑的成本曲线,太阳能的真正表现可能好很多。该报告指出,其并未考虑碳排放额度的自由分配或对能源消耗的税收支持,而这些将“减少对于可再生能源和其他发电技术的支持之间的差距”。
负责能源的副总裁Günther H. Oettinger表示:“加之委员会早些时候关于推动能源价格的报告,我们目前在能源领域拥有一系列关于补贴和成本的数据,其比之前任何一个更扎实全面。”他表示:“我们现在更好地了解了最近几年公共补贴的规模以及所有技术的发电成本。但是任务尚未完成。这仅仅是第一步,在我们的知识中仍存在差距。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填补这些差距。需要更多的研究,特别是在所有欧盟成员国和整个欧盟能源市场中的历史补贴。”煤炭的成本达到每兆瓦时七十五欧元左右,陆上风能仅略高一点。
国内新闻
1. 中国核电为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带来机遇
为期3天的首届法国世界核工业展览会10月16日在巴黎布尔歇国际展览中心闭幕。来自全球的495家参展商汇聚于此,通过展示加强交流,分享技术与经验,寻找商机,建立合作。展览会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参观者。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率9家相关核能企业参加本届展览会,中国新一代核电技术在展会上颇受瞩目。
独立研发、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展示中国制造高端水平。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出席了展览会开幕式,他在致辞中特别强调了中国核电工业的发展成就,称赞中国的核电行业在世界核工业格局中已占据一席之地。在中核集团的展区内,由中核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合作研发、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模型被重点展出。据中核集团新闻宣传中心介绍,在安全性、经济性和成熟性方面的优势保证了“华龙一号”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核电“走出去”步伐加快,中国政府和企业都致力于通过各种平台,将“华龙一号”推向国际市场,并获得积极反响。目前,中核集团与阿根廷等一些国家围绕“华龙一号”开展的合作项目正在商谈中。
2. 内蒙古位列全国十大重点产煤省份首位
10月1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了解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13年全国重点产煤省(区)、重点产煤地(市)县(以2013年煤炭产量排序)前100位名单,内蒙古以10.3亿吨位列全国十大重点产煤省份首位,鄂尔多斯市以6.3亿吨位列全国重点产煤地(市)首位,准格尔旗以2.79亿吨位列全国重点产煤县(市)首位。
内蒙古7盟市进入全国重点产煤地(市)前50位:鄂尔多斯市(第1位)、锡林郭勒盟(第4位)、呼伦贝尔市(第8位)位列前10位;通辽市、乌海市、赤峰市、包头市位列其中。内蒙古19个旗区进入全国重点产煤县(市)前100位:准格尔旗(第1位)、伊金霍洛旗(第3位)、东胜区(第5位)、西乌珠穆沁旗(第8位)、达拉特旗(第9位)位列前10位;锡林浩特市、陈巴尔虎旗、霍林郭勒市、元宝山区、鄂温克旗、鄂托克旗、东乌珠穆沁旗、海勃湾区、扎鲁特旗、满洲里市、阿拉善左旗、土默特右旗、海南区、石拐区位列其中。
3. 河北张家口拟打造万亿级新能源“特区”
京津冀雾霾近日再度来袭,围绕雾霾治理“攻坚战”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酝酿加码。为化解京津冀地区大规模“减煤压煤”而导致的能源消费缺口问题,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在被提上议事日程。
从权威渠道获悉,由中科院原院长、两院院士路甬祥牵头的国家级调研组近日完成一项报告,提议国家在河北张家口市张北县一带建立新能源“特区”。报告提出计划未来10到15年内,建成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风电、光伏及光热项目集群,暨国家级新能源前沿技术示范基地,预计投资规模达万亿元以上。据该人士透露,该报告已经完成并上报国家高层。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京津冀地区“煤改气”遭遇气源供应不足,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也和国家以开工一批可再生能源项目作为“稳增长”的政策措施相契合。目前张北地区建设“华北地区新能源基地”成效已显,“新能源特区”建设将掀起新的资本投资盛宴。据了解,不少产业资本已开始布局,而此前已“染指”其间的风电、光伏和光热等领域多家上市公司,有望在这场盛宴中尽享“近水楼台”之便。
4. 中俄签署扩大天津合资炼油厂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中石油和俄油日前签署了一项旨在扩大双方在位于中国北部的天津合资炼油厂项目上战略合作的协议。俄油在13日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中石油和俄油预计在2016年3月对天津炼油厂建造一事作出一个投资决定,后者将决定这个炼油厂在2019年底前开始试运转。今年5月份,两家公司签署了一项旨在推进天津炼油厂建设的协议。
东方石化合资企业最初是由俄油(49%)和中石油(51%)之间在2010年组建的,当时双方签字同意准备对天津炼油厂的建造进行可行性研究。俄油说,这个建议的炼油厂目前可行性研究仍在进行中,将具有年加工1600万吨原油的能力。
(主要新闻来源:环球网、人民网、国际电力网、国家能源局、凤凰网、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