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7/27]全球约 90% 的可再生能源比化石燃料便宜,雅下水电工程建设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作者:王浩 来源: 日期:2025-07-27 访问量:

全球约 90% 的可再生能源比化石燃料便宜,雅下水电工程建设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2025/07/21—2025/07/27)

作者:王浩(编写)

国际能源新闻

1.全球约 90% 的可再生能源比化石燃料便宜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报告,全球绝大多数新建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在成本上已优于化石燃料。去年全球新增的582吉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中,约91%的公用事业规模项目比化石燃料替代品更具成本效益。具体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替代品低41%,而陆上风电项目则便宜53%。自2010年以来,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推动了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持续下降,其中电池储能系统的成本降幅高达93%。报告估计,到2024年,全球正在运行的可再生能源将避免高达4670亿美元的化石燃料成本。然而,报告也警示,地缘政治紧张、贸易关税及材料供应限制等因素可能会减缓这一发展势头并推高成本。

2.国际能源署:今年石油需求增速将创新低

根据国际能源署7月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全球石油市场正面临日益加剧的供需失衡风险。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至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全球石油供应量却在大幅攀升。受主要产油国增加产量的影响,6月份全球供应量环比大幅增加,并计划在未来继续上调产量目标,逐步撤销此前的自愿减产措施。供应增长超过疲软的需求,导致全球石油库存激增,5月份库存增加超7000万桶,6月初数据仍在攀升。报告认为,尽管短期增产可满足夏季消费高峰,但中长期看,供应增长将远超需求,可能加剧2025年下半年市场的供应过剩和价格波动风险。

3.中企承建印尼最大地热电站项目正式投产

近日,由中国企业EPC总承包的印度尼西亚最大地热电站——卢穆特巴莱二期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电站位于印尼南苏门答腊省,总装机容量为55兆瓦。作为中企在全球首次执行的该类型地热电站总承包项目,其机组运行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电站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5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将有效缓解当地电力短气缺,为印尼的绿色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并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推行的“师带徒”机制也成为合作亮点,通过技术骨干与当地员工结对培训,成功为印尼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卢穆特巴莱二期项目(图片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国内能源新闻

1. 外交部:雅下水电工程建设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

7月23日,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了关于雅下水电工程的相关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工程旨在发展清洁能源、改善民生及应对气候变化。工程的规划与建设严格遵循行业最高标准,并采取全方位的生态环保措施,避让了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以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生态系统。发言人强调,该工程建设有利于全流域的防灾减灾,不会对下游地区产生不利影响。中方已就此与下游国家进行了必要沟通,并将在水文报汛、防洪减灾等方面继续加强合作,造福流域人民。

2. 多家央企签约超3000亿投资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

7月20日,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拉萨召开。会上,16家中央企业与西藏自治区签署了75个产业项目投资协议,总投资额达3175.37亿元。本次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清洁能源、绿色矿产、电力通信及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建成投产后预计可直接新增就业岗位超1.14万个。除产业投资外,有关央企还签署了就业、金融及消费帮扶等协议。包括国家电网、中国大唐、中国华电、国家能源集团在内的多家能源电力央企是此次投资的主力。它们将重点围绕西藏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关键技术攻关、新能源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加大投资与合作力度,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国资央企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图片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

3. 链博会彰显中国清洁能源全产业链优势

在近期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中国清洁能源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成果备受瞩目。凭借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中国在光伏组件、风电装备制造等领域已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展会亮点纷呈,展示了从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高效绿氢制备到深海能源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彰显了产业链在自主创新和降本增效方面的跃升。同时,中国正通过开放合作与全球共享发展红利,已与上百个国家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未来,产业链将持续聚焦氢能、长时储能等关键技术攻关和国际标准对接,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稳定动能。

主要新闻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国际能源网、中国能源新闻网、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