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在波恩举行的第1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的气候谈判预备会议中,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第二承诺期的续签工作将无法按期完成,可能会推迟至2014年或2015年。这意味着失去对发达国家碳排放量的约束,全球节能减排这条路将如何走下去?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续签将无法按期完成
聚焦气候谈判会议。在波恩召开的气候变化谈判大会上,京都议定书和长期合作行动两个工作组正在进行漫长的发言和讨论。其中,限定工业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08年-2012年)将于2012年期满。而备受关注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续签问题,受到众多发达国家的刻意回避。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表示,即使有关国家能在今年年底前就《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续签问题达成一致,所有国家都在2012年结束前完成续签程序也是不可能的。第一承诺期结束后,第二承诺期的续签工作将无法按期完成,可能会推迟至2014年或2015年。
CDM机制形式改变。与《京都议定书》紧密相关的清洁发展机制(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会依然存在,不过受到重大影响后其存在形式会发生改变。自3月份欧盟推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战略,明确表示2012年以后CDM机制依然存在,只是提出要为CDM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作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ETS)是吸收发展中国家CDM项目减排量的最主要市场。而欧盟早在2009年年底就已经批准EUETS第三期,也就是2013年到2020年会继续接纳来自CDM项目的减排量。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进行碳交易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CDM机制中国总收益近100亿。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国已有2847个项目获得国家主管机构批准,这些项目的预期年减排达4.9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其中有1145个项目获得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董事会批准注册成功(占全球已注册项目总数的42.32%),项目的预期年减排量达2.6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已注册项目预期年减排总量的62.0%),在注册项目中,有337个项目2.6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核证减排量获得签发(占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已签发核证减排量的53.55%),为我国CDM项目企业带来的总收益将近100亿元人民币。
绿色气候援助资金讨论激烈。集中精力解决好气候变化基金问题是此次波恩会议的重要议题之一,即发达国家依照历史排放的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减缓行动、适应方案、能力建设、森林碳汇和技术研发等。这次会议不仅要解决好快速启动资金落实的问题,还要取得在组织管理架构、管理细则和资金分配使用原则上的共识,使德班会议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电力迎峰度夏形势不甚乐观
电力迎峰形势不容乐观。根据国家能源局6月13日关于今年我国煤炭供需和电力供需形势的通报,由于一些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高耗能行业增长强劲,今年电力迎峰度夏情况复杂,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高耗能行业增速回升。根据国家能源局提供的资料,由于气温较低取暖负荷增加,今年一季度工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增速较快回升,导致电力需求明显上升,3月份全国日均发电量128亿千瓦时,接近去年迎峰度夏高峰期水平,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偏紧。二季度以来电力消费需求继续保持了较高水平,4月份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0%,为近50年来历史同期最少量,水电增速比3月份回落21%,对华中等水电比重较大地区电力供应带来直接影响;5月份,部分地区供需紧张形势有所加剧,浙江、湖南、重庆和贵州等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煤价连续上涨。夏季用煤高峰期的到来使得各地电厂加大采购力度,烟煤、褐煤、无烟煤价格分别上涨了2%、1%和0.5%。国内沿海动力煤市场继续保持上涨势头。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6月16日的报告,由于电煤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导致发电成本上升,华中区域六省市火力发电企业在2010年的经营状况普遍亏损,总计达99.93亿元。
电荒凸显煤炭运输瓶颈。煤价的大幅过快增长暴露出煤炭流通环节的薄弱。生产重心的西移凸显出铁路运输瓶颈。内蒙古、陕西的煤炭产量虽有增长,但这些地方的铁路运能增长有限,难以满足南方沿海地区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中东部地区煤炭供求矛盾。铁水联运系统的过度集中,也将对煤炭运输起到重大影响。
结束语
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与减排政治承诺的意愿不成比例,决策过程停滞不前。而寻找一种替代方案,以一个新的法律框架取代《京都议定书》从而将世界所有发达国家都纳入到体系内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对减排机制及其相应协调机制的重新思考也备受关注,同样在等待参与者的积极加入。(新闻来源:中国能源网,人民网,FT中文网,国际能源网,新华网,每日经济新闻,中国经济网,21世纪经济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