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伊朗促沙特扭转油价跌势,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4/12/29-2015/01/04)
国际新闻
1、2014回顾:应对最棘手挑战
直面气候新常态 图片来源:世界银行
全世界能够在2030年之前终结极端贫困吗?全世界有能力避免气候变化造成的最坏影响或遏止埃博拉疫情吗?这些是我们当前面临的部分最大挑战。2014年,世界银行集团利用其知识、资金和影响力应对了诸多全球性问题。
金融危机爆发后,发展中国家成为全球经济的引擎,世行需不断应对经济增长的挑战。为实现“共同繁荣”的目标,世行需应对不平等挑战,此外还需应对脆弱国家挑战、基础设施挑战、灾后恢复挑战、妇女赋权挑战、气候变化挑战、埃博拉危机等。2014是忙碌而充实的一年,世行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正是这些进步激励着我们走向更好的2015!
2、伊朗促沙特扭转油价跌势 称其无作为是战略失误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伊朗副外长侯赛因说,如果沙特阿拉伯这个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国不采取行动,扭转全球油价持续下跌的趋势,将对中东所有国家造成伤害。他指出,对过去六个月油价暴跌的现象,沙特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是战略上的失误,希望沙特能对油价下跌做出反应。上个月,沙特曾表明,即使非油盟国家决定减产,沙特也不会通过减产来支撑原油市场。
12月31日,油价下跌至五年半来的新低,年度跌幅为历史上第二大。尽管全球石油供应过剩,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部分成员如伊朗和委内瑞拉都促请产油国减产,但以沙特为首的油盟仍选择维持现有的原油产量。
3、俄罗斯2015经济发展环境
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石油、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3年俄罗斯新增探明石油储量6.35亿吨,石油开采量50232亿吨;天然气产量6680.24亿立方米,出口量2049.11亿立方米。2014年新增探明石油储量5.5亿吨。
但是今年以来,俄罗斯经济承受巨大压力,陷入滞胀的可能性日益增加。与俄经济最直接的两个因素是石油价格和欧美制裁。地缘政治危机对俄罗斯经济的不利影响继续发酵。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冲突中的立场招致西方国家多轮经济制裁,涉及能源、金融、国防等俄罗斯经济主要领域,对俄经济增长造成打击。但更为直接的打击来自国际原油市场。若这两个因素没有利好的趋势,俄经济在2015年将难以改善。
国内新闻
1、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2月25日至26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做题为“适应新常态 落实新举措 努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国家能源局将采取七项重要措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促进能源转型升级,努力构建安全、稳定、多元、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这七项重要措施分别为:切实抓好能源中长期战略规划;大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着力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大力推进能源供给革命,优化能源结构;大力推进能源技术革命;大力推进能源体制机制创新;突出能源安全、“一带一路”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话语权,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努力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打造依法行政的服务型国家能源局。
2、中国实施“史上最严环保法” 开启依法治污新纪元
从2015年1月1日开始,中国实施新修订环保法,有舆论称中国将开启依法治污新纪元。
新修订环保法强调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推动建立基于环境承载能力的绿色发展模式;明确地方政府既要对地方经济发展负责,也要对地方环境质量负责;对违法排污企业实施按日计罚,上不封顶;违法企业和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将被记入社会诚信档案,信贷、流动资金和进出口等方面都将受到管制,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
“乱世用重典,盛世施仁政”,中国政府已明确将治理污染定为国之要务。严法应时而出,凸显了中国政府铁腕治污、猛药去疴的决心与力度,也凸显了中国发展转型阶段承受的巨大环保负荷。
3、北京出现首例个人参与碳交易 个人炒“碳”,钱景如何?
12月22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宣布自然人可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30日,长期从事艺术品投资的米川先生在北京环境交易所成功开户并参与交易。
北京市发改委资环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需要每年按规定报送上年度碳排放报告,并获得当年的碳排放配额。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碳排放配额也会变得稀缺。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可从碳交易市场中买卖碳排放配额而获利。
米川说,北京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碳交易,将为投资者本身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和渠道。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张昕研究员表示,开放个人投资者入场交易,一方面使得碳市场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也为碳市场注入了更多的流动性,对于提高民众的低碳意识,活跃北京碳交易等有重要意义。
4、三峡集团2014年总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9日宣布,截至29日上午11时整,三峡集团2014年总发电量突破2000亿千瓦时,标志着三峡集团电力生产再创新纪录。
据了解,2014年以来,三峡集团通过科学运行三峡工程,全面统筹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建设和调度,在保证防洪、航运、抗旱、补水效益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发电的影响,发电量成功突破2000亿千瓦时。其提供的清洁电能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为推动低碳发展和绿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董事长卢纯表示,三峡集团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清洁能源装机翻番,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亿千瓦,清洁能源装机稳居世界第一,全面建成全球最大、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
(主要新闻来源:环球网、人民网、国家能源局、新华网、世界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