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11月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创全年新低
作者:ceep 来源:ceep 日期:2010-12-23 访问量:

一周能源新闻综述(2010/12/20

  1216,国家能源局发布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460亿千瓦时,环比上升1.76%,同比增长5.36%,同比增幅创全年新低。

 

 

大亚湾占华总电量1/3 (图片来源:中国能源网)

 

专家解读用电量数据“失真”现象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能源与战略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卫斌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除2月份受春节因素影响外,前5个月的单月用电量增幅都在20%以上;68月单月用电量下调到14%左右;91011月单月用电量持续下滑。

林卫斌说,9月份以来单月用电量增幅下滑到9%以下,除了受去年同期用电量的基数提高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实现“十一五”期间能耗强度下降20%的节能目标,各地政府都出台一系列政策限制能源消费,普遍采取“拉闸限电”的措施。受此影响,各行业生产用电量都较大幅度下滑,特别是化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电力等四大高耗电行业的用电量增幅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林卫斌预计12月份用电量增速会进一步下滑。但是考虑到12月份是用电高峰时期,全社会用电量将会超过3500亿千瓦时。预计全年用电量为4.2万亿千瓦时左右,同比增长14.5%左右。预计4季度的GDP增长率为9%左右,全年GDP增长率为10.3%左右。

但也有专家认为,在地方干预用电量之后,一向被认为反映宏观经济变动晴雨表之一的用电量数据失真趋势明显,至少在短期内无法再反映真实的经济发展趋势。

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助理张粒子教 授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继续走低,主要还是由于节能减排的因素。张粒子表示,部分地方拉闸限电使得用电量数据被扭曲,节 能减排这个大政策背景把很多导致用电量降低的原因都淹没了。“因为没有各地拉闸限电造成用电量下降的统计,所以现在从用电量上看不出真实的经济发展趋势 了。你无法精确判断现在的用电量同比下降是因为经济下滑造成的,还是因为节能减排。”张粒子说。张粒子预计明年1月份后用电量会有较大的增长,“到3月份左右的用电量数据可能会回归到自然状态,那时候以用电量数据来判断经济走势会更真实一些。”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权威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地区为突击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而出台的临时举措,导致了全社会用电量数据的异动,“这一数据已引起各方关注”。

来自国家电网的数据证实了上述说法,与10月相比,有21个省级电网11月用电量增幅环比回落,其中宁夏、河南为负增长。这些地区正是完成“十一五”节能任务压力最大的地区。

 

发改委要求做好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

正 在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对做好经济运行调节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会议认为,一年来,各级经济运行调节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强监测分析,强化 运行调节,保障应急供应,妥善处理保障能源供应与加强节能减排的关系,基本实现了煤电油气运供需平衡,有效保障了受灾地区、迎峰度夏等重要时段和世博会、 亚运会等重大活动,以及居民生活对煤电油气运的需求,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 议强调,当前正值煤电油气运需求高峰期,极端天气等各类不确定因素较多,部分品种、局部地区、个别时段仍可能出现煤电油气运供应偏紧状况,保障稳定供应的 任务仍十分艰巨。对此,各级经济运行调节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困难,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予以防范。

会 议要求,各级经济运行调节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部署,准确把握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综合 调节,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发挥各层次的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动态监测和综合协调,及时发现并迅速解决煤电油气运供需中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二 是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2011年 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要求,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衔接任务。全力组织好今冬明春煤炭生产供应,切实提高保障能力。三是精心组织好电力迎峰度冬,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确保居民生活用电和正常发用电秩序的紧急通知》精神,全面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特别要防止“两高”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反 弹。四是按照发展改革委《关于保障当前成品油稳定供应的紧急通知》和迎峰度冬天然气保障协调会议要求,千方百计保障成品油和天然气稳定供应。五是加强综合 协调,统筹安排好重点物资运输,切实做好明年春运的准备工作。六是针对冬季可能出现的极端恶劣天气,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煤电油气运稳定供应,确保 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的煤电油气运需求,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可靠基础。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要分五步走

在本次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之前于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中国明确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切实努力”,同时强调将进一步采取四项强有力的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其中之一就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专家认为要我国要分五步走:

一是把“低碳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并把相关指标整合到各项规划与政策中去,结合实际情况,探求不同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努力控制碳排放的增长率。

二是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把低碳发展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点内容,纳入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具体实践中。

三是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契机,充分利用碳减排、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

四是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通过新的国际合作模式和体制创新,促进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

五是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和低碳规则的制定,为我国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通过承诺符合国情与实际能力的自愿减排行动,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同时,坚持要求发达国家率先大幅度减排,并建立“可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技术转让与资金支持新机制。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起点和任务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我国必须在加快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一条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

 

节能减排——电力工业期待突破

在 刚刚结束的墨西哥坎昆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努力受到了各方称赞,“绿色中国”形象备受瞩目。会上,很多发展中国家表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 的经验和创新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数据显示,我国“十一五”节能目标有望如期实现,而减排目标已提前完成。“十一五”期间,我国用于节能减排的投 资接近2万亿元人民币,节省标准煤6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亿吨。在我国各行各业的节能减排行动中,电力工业更是成效显著,仅减排二氧化硫一项就承担了全国的减排任务。

然而,多位专家指出,今后我国节能减排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压力将继续加大。那么,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阶段乃至以后的更长时间里,作为节能减排主力军的电力行业,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挖掘潜力,如何为更好推进节能减排寻找出路?

科 学制定节能减排目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志轩认为,首先,从宏观上看,电力行业在确定下一步节能减排目标时应更加科学化,仔细研究节能减排的基本 驱动力所在。这里所说的“驱动力”就是指节能减排目标和经济代价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在制定能耗目标的时候,遵循的原则是节约能源、提高效率,同时还要降 低费用、成本,增加就业。“然而,我国在确定‘十一五’减排目标时,对实现目标所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并不十分明确。”王志轩表示,今后在制定节能减排目标 时,要同时考虑到它的投入和产出,对成本和效益要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