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尼泊尔地震受损严重,首季全国电力消费增速创新低
(2015/04/27-2013/05/03)
国际新闻
图:尼泊尔在建的那苏瓦卡里水电站
1.尼泊尔地震致三峡集团承建项目受损严重
来自三峡集团的消息,截至4月27日12时,尼泊尔地震造成三峡集团所属中水电对外公司承建的那苏瓦卡里水电站项目受到严重损失。地震造成2名中方员工遇难,1人重伤,数人轻伤。项目与外界的联络道路全部中断,据最新统计,项目现场有253名中方员工被困现场,物资储备预计最多只够使用2天。
三峡集团所属中水电对外公司在尼泊尔有1个驻外机构、3个在建项目,分别为尼泊尔经理部,上马蒂水电站项目、上垂树里线路项目、那苏瓦卡里水电站项目,共有中方员工417人。除那苏瓦卡里水电站项目造成人员伤亡外,其他项目暂无人员伤亡情况。
目前,三峡集团及所属中水电对外公司在尼各项目部正不惜一切代价,按外交部、国资委的指示,紧紧依靠成都军区和西藏自治区政府,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的统一领导下,协调那苏瓦卡里项目现场中方253名员工安全撤离。
2.欧盟总结欧洲智能电网实验室研究重点
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日前发布《智能电网实验室调查报告2015》。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获取并分析了欧洲各国主要智能电网实验室拥有的研究设施、开展的研究活动以及支撑性基础设施的信息,以明确智能电网研究创新的发展趋势和需要弥补的差距。
通过分析反馈信息,报告总结了欧洲智能电网实验室在各类研究活动中的侧重点。报告其他结论还包括:第一,智能电网实验室的主要客户是工业企业,其次是公用事业机构、学术界和政府;第二,实验室建设的最初预算平均为100万欧元,但大型机构则高达3000万欧元,平均每年的运营成本为5万欧元;第三,有80%以上的实验室开展了电网管理、储能、发电和分布式能源、需求响应、信息与通信类别的研究活动;第四,相比而言,IEC61850 是研究活动中使用最多的标准,13类研究活动中有6类采用了此标准,分别是配电自动化、电网管理、储能、发电与分布式能源、信息与通信、高级量测体系。
3. 国际油价29日上涨
受美国原油期货主要交割地库存下降以及美元走软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29日上涨。
美国能源信息局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原油期货主要交割地俄克拉何马州库欣地区的原油库存为6170万桶,减少50万桶,为去11月以来首次下降。投资者预期美国原油供应过剩的情况有望缓解。
上周美国全国商业原油库存为4.91亿桶,增加190万桶,增幅低于市场预期的290万桶。
当天公布的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速低于预期,加上美联储议息会议声明降低了最早在6月加息的预期,使得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汇率下跌。美元走软提高了以美元计价的石油的投资吸引力。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6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52美元,收于每桶58.58美元,涨幅为2.66%。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2美元,收于每桶65.84美元,涨幅1.84%。
4.《2035世界能源展望》发布 中国将成最大能源进口国
4月28日上午,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BP集团在北京举行了《BP2035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发布会。报告指出,到2035年,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将比当前水平增长37%,几乎全部(96%)的增长来自于非经合组织国家,且超过一个半来自印度和中国。就中国而言,BP预计中国将于2035年超越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进口国,而其进口依存度从15%上升至23%。
报告指出尽管全球各地都有常规资源,但其他地区很难迅速复制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未来的生产仍将继续集中在美国。从现在起到2035年,天然气在化石燃料中的需求将增长最快,每年增长1.9%,这主要得益于亚洲的需求。中国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比重从22%升至2035年的26%,而其贡献了世界净增量的36%。
国内新闻
1.原子能法等提上日程 核电明年不再“裸奔”?
继核电“十三五”规划制定后,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王承文近日透露,《原子能法》已上报国务院,力争今年内通过审议。据悉,早在去年底,《原子能法》已经上报国务院,今年初国务院法制办正式征求多家单位意见,2月末又分别委托中国核学会、中国法学会召开专家委员会。业内人士预计,如果下半年能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最快可在2016年出台。
《原子能法》立法工作于1984年开始,但由于牵涉部门较多、法律条款面广,部门之间意见分歧较大无法形成共识。随着机构设置的不断改革,国内核工业管理体制不断变化,导致目前仍未出台,被业界戏称“中国核电裸奔三十年”。
此外,《核安保条例》、《核安全法》等多部核电领域的法律法规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此前,随着核电重启,核电规模建设和核安全运营已成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方针。业内人士呼吁核领域立法应全面启动。
2.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 首季电力消费增速创新低
“一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2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8%,为2009年三季度以来的季度最低增速,增速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环比回落2.7个百分点。”4月29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在2015年中国电力发展论坛上表示。
欧阳昌裕介绍,电力消费增速较低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宏观经济尤其工业生产下行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当前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工业生产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市场仍然低迷,企业订单不足,导致企业减产。同时,国家实行转方式、调结构政策,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单位GDP电耗下降较快。二是气温偏暖影响。前三月全国平均气温分别比常年同期偏高1.9℃、1.5℃和1.7℃,采暖负荷增长放缓。
非化石能源发电延续较快增长,火电发电量连续9个月负增长。水电发电量高速增长,水电投资连续3年同比下降。水电投资不足2012年同期(水电完成投资最多)的一半。并网风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高速增长。3月底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同比增长51.6%,发电量同比增长58.4%。核电发电量高速增长。全国核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4.1%,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长29.7%,设备利用小时1638小时、同比降低202小时。
3.新能源车未来5年补贴政策出炉 乘用车最低补2.5万
经过近5个月的征求意见,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终于出炉。4月29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与发改委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2016年符合政策支持的新能源汽车,可享受2.5万至60万元不等的财政补贴。而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它车型补助标准适当调整,其中2017-2018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9-2020年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40%。
4.中石油交出八年最差一季报 净利润同比降超八成
4月27日晚间,中国石油发布2015年一季报,营业收入4103亿元,同比下降22%,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1.5亿元,同比下降82%。自2008年中石油上市后开始披露一季报以来,一季度净利润首次降到十亿元量级,不足去年的五分之一。其中,勘探与生产业务方面受影响尤其明显。中石油称,受平均原油价格大幅下降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一季度实现经营利润172.9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7.2%。同时,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导致毛利下降影响,销售板块经营亏损25.91亿元,而上年同期经营利润为33.24亿元。中国石油也在一季报中预警称,若2015年二季度油价水平延续低位运行,公司2015年半年度的净利润同比仍将发生大幅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际油价近期筑底明显,更多分析认为,今年一季度应该是中石油业绩的底部,未来将有所好转。银河证券也认为,目前低油价很难长时间维持,有望在今年上半年见底,未来均衡油价将恢复到80美元以上。中石油业绩有望逐季度好转。
5.全国首家页岩气发电项目正式投运
安迅思从四川富瑞德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瑞德”)相关人士处了解到,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页岩气发电厂已于近日正式运行,这也是全国首家页岩气发电项目。
据筠连县发改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筠连县页岩气开采井口分布广、井口多、有的气井产量低属于“贫气井”,加上位置偏远架设运输管线难度大,非常不利于页岩气的商业开发。为了就地利用好资源,筠连县启动页岩气发电项目。
另外,根据筠连县页岩气开采特点,建立“固定式燃气发电站”,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页岩气就地发电上网;陆续投资5000万元,在沐爱镇、维新镇、乐义乡建成了3个页岩气发电站,共5台的发电机组,日均发电4万千瓦•时。
(主要新闻来源:《中电新闻网》、《央广网》、《中国能源网》、《新华网》、《南方日报》、《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