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南苏丹流血冲突致国际油价波动,国内成品油价调[12/29]
作者:薛美美 来源:薛美美 日期:2013-12-29 访问量:

国际新闻

1. 俄罗斯在世贸起诉欧盟反倾销中的能源调整方法

俄新网1224日报道,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阿列克谢·利哈乔夫向Prime经济新闻社表示,俄罗斯首次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就欧盟对俄罗斯冶金和化工企业进行反倾销调查过程中采用的能源调整方法提起诉讼。

俄罗斯要求欧盟在对俄罗斯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停止使用能源调整方法”。这一方法规定根据欧洲能源、而不是俄罗斯能源的价格计算商品成本。

利哈乔夫说:“正如之前承诺的那样,我们在年底前提起了诉讼。我们将力争使欧盟撤销这些限制或尝试庭外和解,或者诉诸官方渠道,提交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审议。”

他还指出,俄罗斯在年底前不打算在世贸提起其他诉讼。利哈乔夫进一步指出:“我们还有一系列方向需要研究,但在正式代表俄罗斯提起诉讼之前还需在国内将某些问题彻底解决。尽管如此,我们正在许多方向进行磋商。”

 

2. 南苏丹爆发流血冲突 导致国际油价波动

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1225日报道,位于非洲中部的南苏丹流血冲突愈演愈烈,使得原油生产受到极大影响,引发了人们对石油供应的担忧。国际油价是否会疯涨如今还是一个未知数。

23日(当地时间)伦敦石油交易所(ICE)公布了2月份的北海布兰特原油期货价(作为全球油价的基准)收于每桶111.56美元,每桶上涨21美分。上午原油价格更是上涨到了两周以来的最高价112美元。截至收盘,原油价格虽然较最高价有所下跌,但仍没有跌破111美元大关(从本月19日起国际油价一直在每桶111美元上下浮动)。

石油对南苏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石油收入占南苏丹总收入的95%。南苏丹总的石油储量大概有30亿桶。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中,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的石油储量分别排在2,3位。在流血冲突爆发之前,南苏丹的原油产量可以达到每天25万桶。

 

3. 日本福岛核电清污过程推迟3

日本环境省1226日公布了福岛县多地的清除放射性污染进程,有些地区的清污进程最晚被推迟到2017年,这比原计划大幅推迟了3年。

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事故后,福岛县内多地遭受严重放射性污染,清除污染成为当地面临的紧迫任务。清污工作包括运输受污染的土壤和废弃物,清理污染土壤并减少其体积等。清除放射性污染的工作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

根据20121月日本环境省拟定的清污进度表,福岛县内需要清污的11个市町村一律在20143月结束清污工作。但是由于清除出的污染土壤无处存放,导致清污工作大幅推迟,各地的进展情况也各不相同,为此环境省决定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新的清污计划。

 

4. 俄官员:加大开采北极油气导致污染威胁中立化

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网站1227日援引俄塔社报道,俄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尼古拉•帕特鲁舍夫日前表示,因加大石油天然气开采而导致北极地区海洋环境污染威胁中立化,对此,俄方已采取一整套措施。

据报道,帕特鲁舍夫是在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作出上述表示。他说,“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对生态安全的威胁”,并强调俄方因此采取了相应措施,即国家鉴定和评估在北极地区所有可能的经济活动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帕特鲁舍夫提醒道,俄联邦安全委员会早在2008年就开始实施发展和保障北极地区国家安全的工作。开发北极地区碳氢化合物资源时,利用了现代的、进步的技术。

据悉,俄罗斯在位于北极圈内的“普里拉兹洛姆内”石油产地上,动用了自主研发制造的首个海上耐冰平台。俄方现在正准备实施年产1650万吨液化气的 “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

 

国内新闻

1. 201411日起电解铝行业执行阶梯电价

2013122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通知称,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促进电解铝企业加快技术进步,降低能源消耗,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关于电解铝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1411日起对电解铝企业用电实行阶梯电价政策。

此次通知明确,根据电解铝企业上年用电实际水平,分档确定电价。铝液电解交流电耗不高于每吨13700千瓦时的,执行正常的电价;高于每吨13700千瓦时但不高于13800千瓦时的,电价每千瓦时加价0.02元;高于每吨13800千瓦时的,电价每千瓦时加价0.08元。

通知指出,各地要规范电解铝企业与发电企业电力直接交易行为。铝液电解交流电耗高于每吨13700千瓦时或未完成节能考核目标的,不得与电力企业进行电力直接交易;不高于每吨13350千瓦时的,省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优先支持其参与电力直接交易。

 

2. 进口煤零关税 2014年执行

财政部网站日前公布《2014年关税实施方案》,明确2014年将对各种煤炭品种,包括“未制成型的无烟煤,不论是否粉化”、“炼焦煤”、“其他烟煤”、“未制成型的其他煤,不论是否粉化”、“煤砖、煤球及类似用煤制固体燃料”、“煤制焦炭及半焦炭不论是否成型”执行0%的进口商品暂定税率。

当前中国煤炭市场甚为萧条,面对进口煤的冲击,中国煤企似乎无力招架。现在进口煤继续享受零关税的优惠,使得本来就惨淡的国内市场更加寒意十足。在如此“内忧外患”的双层夹击下,人们不禁担心中国煤炭行业未来之路应该如何去走。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中国全年进口煤数量为1.824亿吨,同比增长10.8%;2012年,进口煤量再创新高,达到2.9亿吨,而在2013年前11月,国内累计煤炭进口量已经达到2012年总和,业内预计2013年煤炭进口超过3亿吨。进口煤对国内煤炭市场的冲击可见一斑。

 

3. 国内油价2013年调整15 频率创历年新高

20131226日是2013年以来国内最后一个成品油调价时间窗口,由于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327日正式公布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来,成品油调价时间周期从每22个工作日收窄至10个工作日,周期大幅缩短,调价频率明显加快。虽然本轮调价由于未满足调价门槛而搁浅,但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已经历八次上调、七次下调,共十五次调整,年内成品油调价频率创出了历年最高。

总体来看,今年国际油价整体起伏相对较小,为新机制的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新机制运行9个月以来,国内成品油市场运行平稳,调价透明度增加,市场投机行为受到明显抑制。

(主要新闻来源:环球网、人民网、国际电力网、中国网、国家能源局网,中国能源网、能源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