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国际石油减产协议临近,国内出台煤价抑制措施
(2016/10/10——2016/10/16)
国际新闻
1. 国际能源会议释放冻产积极信号
10月10日,主要产油国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世界能源会议上纷纷表示,对原油实施联合冻产的协议表示欢迎,并意欲在此次会议上达成临时协议,受此消息提振,国际油价12日涨至最高点。
路透社援引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消息人士表示,伊斯坦布尔会议预计不会有所突破,但这是欧佩克成员国在达成口头减产协议后讨论下一步骤的良机。普京10日在会议上表示,俄罗斯认为,冻结甚至减少石油产量是维持能源行业稳定的唯一方式。普京称,俄罗斯准备加入限制石油产量的共同努力,并且敦促其他产油国也采取相同举措。
按照以往冬季供暖需求提升的惯例,炼油厂的原油采购将在10月中旬以后变得活跃,但目前正值原油需求的低迷期,此番冻产若实施将改变以往的市场周期。(环球网)
2. 日本一电力设施突发火灾 致东京市区大规模停电
10月12日,日本一供电设施冒出黑烟,该起火灾可能是造成东京都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停电的原因。
事发变电站正进行铺设地下电缆工程,当地时间12日下午约3时左右,路人发现变电站冒烟,于是报警。变电站冒出的浓浓黑烟升上半空,从远处也清晰可见。引发大规模停电,估计多达58万户受影响,包括家庭、大企业和政府部门,多条火车及地铁线紧急暂停服务,都内部分地区的交通灯曾停止运作,导致交通大混乱。
由于东京市区建筑密集,其输电“地下化”早已成为主流。目前中心城区的地下输电所占比达九成以上。而此番发生火灾的,正属于向东京市内供电的地下输电电缆系统。这起引发大规模停电的火灾已被基本扑灭。东京电力公司方面也已陆续恢复向遭遇停电的用户供电。(国际在线)
3.印度从伊朗进口首宗用于战略储备石油
10月13日,印度从伊朗进口26万吨石油,以填补印度战略石油储备有限公司(ISPRL)在门格洛尔建立的地下石油储备基地的部分空缺。这是印度从伊朗进口的第一批原油。
印度门格洛尔炼油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MRPL)接收了这批原油,MRPL在申明中说:“这些战略原油储备设施正由ISPRL管理,将在所有外部供应中断时起到缓冲的作用。”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维沙卡帕特南的设施有133万吨的容量,已在去年6月份投入使用;门格洛尔的设施具有150万吨的容量,从12日开始接收原油测试设备;帕多瓦的设施具有150万吨的容量,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准备。
报道还称,第二宗进口原油与第一批规模相当,将由巴拉特石油公司(BPCL)接收,并有望在月底前运至门格洛尔。(环球网)
国内新闻
1. 符合条件煤矿释放产能 抑制煤价过快上涨
10月14日,发改委为抑制煤价过快上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指出符合条件煤矿将释放产能以抑制煤价过快上涨。
在发布会上,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近一时期,市场煤价出现了过快上涨势头,个别地区和一些电力、钢铁企业供应出现偏紧的情况。将适当增加安全高效矿井的产能释放,对符合特定条件的煤矿,今年第四季度可以在276至330个工作日之间释放产能。目前即将进入备冬储煤时期,为统筹兼顾煤炭行业去产能,保障稳定供应,促进市场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近日,部际联席会议与有关地区、有关行业和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召开专题会议了解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加紧对煤炭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进行会商和研判,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
下一步,部际联席会议将统筹煤炭去产能和稳定供应关系,对出现的供应结构性偏紧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全国煤炭供需形势基本平稳。(环球网)
2. 专家建议中国借鉴美国经验推广生物燃料
10月13日举行的“燃料乙醇——清洁可持续能源/美国的经验分享交流会”上,专家建议中国借鉴美国经验推广生物燃料。
目前,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推行燃料乙醇,美国、巴西、中国分列全球前三。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燃料乙醇产量达到4423万吨,90%以上的区域使用乙醇汽油,并已连续6年成为燃料乙醇净出口国,燃料乙醇出口到世界3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国家车用乙醇推广领导小组特约专家乔映宾说,燃料乙醇是联通农业、能源和环保的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它应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中国面临重大的粮食去库存,保障农民利益的课题,也面临重大的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燃料乙醇使用国,他们的经验会对中国在产业政策制定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人民网)
3. 电改政策框架改逐渐搭建完整 售电和配网将成为本轮改革的两大红利
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公布《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办法》和《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两个电改文件的印发标志着本轮电改的政策框架已逐渐搭建完整。售电和配网是本轮改革的两大红利,电改配套文件中也明确提出电网企业可以参与竞争性售电、支持配售一体、发配售一体售电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增量配电网等放宽政策。电改政策的相继实施,将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更多的改革红利。(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