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能源要闻回顾
德日企业联手在日建全球最大光伏电站,国内成品油调价年内第四次搁浅
(2014/06/09-2014/06/15)
国际新闻
1.乌克兰拒绝俄罗斯天然气价格打折建议
乌克兰6月11日拒绝俄罗斯给予每千立方米天然气100美元折扣的建议,坚持要求直接在合同中确定市场价格。
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总理亚采纽克当天在政府会议上说,俄罗斯关于天然气价格打折的建议是个圈套。在目前情况下,乌方没有理由相信俄罗斯政府,乌方要求重新签订合同和确定市场价格的立场没有变化。乌克兰仍然认为,天然气市场价格是每千立方米268.5美元,今年第一季度就是按照此价格对俄方进口天然气进行结算,今后仍将按此标准支付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款项。俄罗斯于2010年在“哈尔科夫协议”框架内给出口乌克兰的天然气打折30%,但折扣最高不超过每千立方米100美元。这个天然气供应协议有效期为2009年至2019年,俄方以该协议换取俄黑海舰队塞瓦斯托波尔基地租期延长25年。在克里米亚半岛宣布独立并加入俄罗斯后,俄方废除“哈尔科夫协议”,取消天然气价格折扣,将天然气价格定为每千立方米485美元。
目前,乌俄双方正在欧盟斡旋下进行天然气价格第三轮谈判。由于双方立场差距较大,谈判尚未取得进展。
2.巴基斯坦电力缺口增至330万千瓦时
巴基斯坦《每日时报》5月30日报道,巴国家运输与调度公司数据显示,29日水发电量468万千瓦,热158万千瓦,独立电力发展商694万千瓦,共发电1320万千瓦,较1650万千瓦需求短缺330万千瓦。但有消息称,巴国家运输与调度公司要求所有配电公司在各自管辖范围内执行每日停电6-9个小时指令。
3.德日企业联手在日建全球最大光伏电站
6月13日报道,德国光伏发电业务公司PVDP12日宣布,将在日本长崎县佐世保市的海岛宇久岛建设装机容量为43万千瓦的大型太阳能发电站。发电站将建在农地上,可同时进行农业生产和发电,与该公司合作的京瓷公司称“这将是全球最大的农业生产型光伏电站”。据PVDP和京瓷介绍,该项目总费用约为1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1.4亿元),将于2015年破土动工,约耗时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172万块太阳能电池板将分布在10处左右,共占地630公顷,相当于全岛面积的约四分之一。与PVDP合作的京瓷、九电工、欧力士及瑞穗银行12日已达成基本协议。据报道,宇久岛人口约2000人,主要产业为畜牧业。施工方将在该岛的草场及弃耕地上搭建高约数米的近似藤架的构架,并在上面设置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间的缝隙透光,可利用日光培育牧草作为畜产饲料。所用土地多为弃耕地,将配合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进行除草作业,使之成为草场。
国内新闻
1.国内成品油调价年内第四次搁浅
今年以来,成品油已经历11次调价窗口,其中,3次上调、4次下调和4次搁浅,汽柴油累计均下调10元/吨。
国际方面,乌克兰及利比亚等地缘冲突对油价的影响转淡,中宇资讯分析师孙雪君认为,欧佩克石油产出增加的利空消息,与美国乐观的经济数据提振能源需求前景的利好消息相互抵消。欧美原油期货出现窄幅震荡的局面,短期国际原油价格继续震荡可能较大。对于后市,金银岛分析师王延婷认为,由于上轮调价方向为上调,而近期原油跌幅较大,进入新一轮计价周期后,变化率或转为负向发展。而华北及周边地区夏收渐入尾声,其他用油行业开工正常,柴油需求逐步回归平稳。另外,国内多数地区迎来高温天气,汽车空调用油增加,市场整体需求或小幅回暖,但幅度有限,资源供大于求的矛盾难以缓解。
2.光伏行业发表声明:中方严守中欧光伏价格承诺
针对外媒关于中国光伏企业违反中欧光伏产品价格承诺协议的报道,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代表广大价格承诺企业发表声明,称中方严格遵守价格承诺协议,每一单的合同内容,都符合价格承诺协议规定。
声明还指出,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已与欧方相关机构协商,将于近期对光伏价格承诺协议执行情况实地核查。如果真有个别企业违反协议,中方支持按协议规定对违规企业处罚。要用事实说话。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还表示,中欧达成光伏价格承诺协议来之不易,中欧双方都应当珍惜并维护价格承诺协议的执行。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帮助,但坚决反对毫无事实依据的无端指责。
3.国家能源局与科威特石油部签署石油领域合作协议
国家能源局网站11日发布消息表示,6月3日下午,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科威特首相贾比尔的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与科威特副首相兼工商业部部长麦达吉签署了《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科威特石油部关于石油领域合作的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根据《协议》,两国政府部门将支持两国企业开展石油上游勘探开发、工程服务、下游炼化等领域的合作,科威特愿继续扩大对华原油出口,并研究在中国建设战略石油储备的可能性。两国企业还将积极扩大在第三国开展石油项目合作,并在石油科技领域加强合作。
科威特是中东主要产油国之一,2013年,我国从科威特进口原油940万吨,是我国第十大海外原油进口来源国。中科两国在石油上下游一体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也已开展良好合作。
4.中石化与美页岩气公司设非常规资源开发公司
美国页岩气服务公司FTS International 6月10日宣布,已于中石化集团与签订为期15年的合资协议,将在北京成立名为Sino FTS的合资公司,在中国进行非常规资源开发。这是首个由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和外国成井公司建立的油井服务合资公司。中石化将持有该合资公司55%的股权,余下股权由FTS公司持有。FTS公司将为中石化提供其在水力压裂方面的专长,利用其在美国生产的适合中国环境状况的新设备。合资公司首先将在四川盆地开展业务,压力泵抽设备将于2015年开始运作,随后有可能逐步向中国的其他盆地扩展。美国能源信息署此前预计称,中国的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拥有可开采页岩气资源145万亿立方米。
5.中海油首口页岩气井顺利完钻
中海油第一口页岩气探井徽页1井顺利完钻,完钻井深3001米,钻井周期91天。该井是中海油在安徽芜湖下扬子地区部署的首口页岩气探井,采用常规和复合钻井技术,钻遇了2套优质页岩层,该井下一步将进入压裂试气阶段。该井共进行了12次取心作业,取心进尺54.65米,收获岩心53.36米,岩心收获率达到98%。目前,技术人员正对岩心进行分析对比,力争早日完成首口页岩气井的勘探评价。这口井于今年3月1日开钻,为中海油首次“登陆”勘探页岩气。
(主要新闻来源:人民网、新华网、中国能源网、国际能源网、全球新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