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5/18]德国能源转型遭遇逆转,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作者: 来源: 日期:2025-05-21 访问量:

德国能源转型遭遇逆转,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2025/05/12—2025/05/18)

作者:张淑欣(编写)

国际能源新闻

1. 2025年德国清洁能源产量将创十年新低

近日,能源智库Ember指出,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正在减少,预计在2025年前四个月的发电总量将低于80太瓦时 (TWh)。这一数据相较于2024年同期下降了16%,达到了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点。为弥补这一缺口,德国电力公司增加了化石燃料的发电量,与上一年相比提高了10%,使得化石燃料在电力结构中的比例达到了自 201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由于风速异常低,风电发电量仅为39TWh,下降了31%。风力在电力结构中的占比从 2024 年1月至4月的34%下降至今年同期的24%。这引发了公众对德国能源转型承诺的担忧。

德国的电力结构数据(图片来源:国际能源网)

2. 2025年3月,太阳能和风能占美国新增发电量的100%

2025年3月期间,美国太阳能与风能在新增发电量中占据了100%的比例,而整个第一季度的这一比例达到了97.8%。依据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FERC)发布的《能源基础设施更新》报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数据),3月份共有31个太阳能发电项目投入运行,总装机容量达到446兆瓦。在2025年第一季度,太阳能与风能的新增装机容量总计为7,076兆瓦。其中,太阳能贡献了季度新增装机容量的72.3%,风能则占25.5%。剩余的2.2%新增装机容量来自天然气(147兆瓦)和石油(11兆瓦)。目前,太阳能与风能在美国公用事业规模的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分别占据了10.7%和11.8%,合计占比为22.5%。若将水电(7.7%)、生物质能(1.1%)和地热能(0.3%)纳入考量,可再生能源的总占比达到公用事业规模发电总装机容量的31.5%。若进一步计入小型太阳能发电,可再生能源目前约占美国总发电容量的三分之一。

3. 韩国欲建造“全球最大”液化氢运输船

韩国政府成立了公私联合推进小组,主导液化氢运输船的研发。该小组计划在2025年投资555亿韩元,到2027年建成全球最大的示范船,使韩国成为氢能运输行业的领军者。这种运输船可在-253°C下储存氢气,体积减少1/800,从而提高运输效率。该项目将涉及101个机构的43个研发项目,其中包括韩国三大造船公司、大学和研究机构。液化氢运输船被视为面向未来的氢气运输解决方案,能够将氢气大规模输送至全球电力行业和运输系统。这项技术虽然技术难度较大,但有望使韩国成为氢能经济的关键参与者,为全球能源转型做出贡献,并减少航运业的排放。

国内能源新闻

1. 北京新疆实现两地错峰绿电交易

随着4月新疆送北京的1200万千瓦时错峰绿电交易量全部完成,北京新疆携手通过“新疆绿电午间发、北京负荷晚间用”的市场化交易新模式,首次实现新疆午后阳光“点亮”北京夜景。从2016年到2024年,北京市外调绿电消纳量由98亿千瓦时提升至350亿千瓦时,全市绿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12%提升至29%。2025年以来,首都电力交易中心通过平台聚合等方式,创新开展省份间绿电集中竞价交易。截至5月初,新疆送北京绿电交易达成电量已经超过3200万千瓦时。北京与新疆有着至少2个小时的光照时差,每年4月份,新疆光伏发电出力最高峰为每天15时,而北京用电晚高峰从17时开始。新疆午后光伏发电高峰与北京傍晚用电高峰精准衔接,形成了能源时空互补格局。

新疆的风机与光伏发电设施(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2. 国内首台兆瓦级天然气压差发电项目稳跑200天

华北油田苏桥储气库群2台单机功率为3兆瓦的天然气压差发电机组已安全平稳运行200天,累计发电逾650万千瓦时,节约用电成本超160万元。相当于节约标煤19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500吨,为油田天然气产业的绿色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该项目是中国石油首个兆瓦级压差发电项目,也是国内储气库工程中首个压力能耦合余热利用发电项目。该项目工作原理是利用天然气压力能,将高压天然气导入膨胀机做功,把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驱动发电机发电,输出电能,实现“压力能到机械能再到电能”的转化。这一过程不消耗天然气、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实现全过程零碳化。

3. 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特高压工程投产

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这条“西电东送”能源大动脉,起于甘肃庆阳,止于山东泰安,采用±800千伏额定电压、800万千瓦额定容量的“双八百”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输电距离915公里,投资202亿元。作为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的外送工程,配套电源装机145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1050万千瓦。在主要电源点中国华能陇东能源基地,还建有全球规模最大、能耗最低的燃煤电厂碳捕集工程,被喻为“碳捕快”,每年可捕集二氧化碳达150万吨,相当于处理了60万辆汽车一年的碳排放量。

主要新闻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新华网、国际能源网、中国能源网、国家能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