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每周能源新闻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讨论通过《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07/16]
作者:王涛 来源:王涛 日期:2012-07-16 访问量: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图片来源:人民网)

国务院常务会议11日讨论通过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通过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效水平,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等措施实现既定的减排目标。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通过

建立约束机制。《规划》明确了具体的十大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包括节能改造、节能产品惠民、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脱硫脱硝、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循环经济示范推广、节能减排能力建设等。

《规划》要求,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到2015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

减排形势不乐观。不过,实现上述目标并非易事。2011年,我国的节能减排的指标一半未完成。今年上半年的减排形势依然不乐观。

环保部人士透露,上半年,受国际经济形势及国内经济转型等因素影响,客观上有利于减排任务完成。但同时,一些地方主观上对减排要求有所放松,污染反弹、放松监管等现象开始抬头。此外,已建治污设施不正常运行带来的新增量偏大,新增减排措施规模明显不足等问题,令上半年减排形势不容乐观。

提出四项措施。为了实现“十二五”的减排目标,《意见》提出了四项有“压”有“保”的措施。在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的同时,也要积极推动提高能效。

一要调整产业结构。要达到节能减排规划目标,需要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提高能效水平,强化污染物减排以及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运动等方面着手。根据规划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来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动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这也就意味着,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将会受到严格控制。这些行业的准入门槛将进一步提高。同时,有关部门将会继续抓紧制定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支持对产业升级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和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

调整能源结构将是节能减排目标完成的重要措施。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加快发展天然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将是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策略。新兴绿色能源的占比将会进一步得到提高。据悉,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11.4%

二要推动提高能效水平。切实加强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农业和农村、商用和民用、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根据规划,节能减排首先是工业节能减排,重点推进电力、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纺织、印染、食品加工等行业节能减排。其次是推动建筑节能。制定并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加强城市照明管理,严格防止和纠正过度装饰和亮化。第三是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其中就包括加速淘汰老旧汽车、机车、船舶,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加快提升车用燃油品质。实施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在有条件的重点城市和地区逐步实施第五阶段排放标准。第四是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老旧农用机具,推广农用节能机械、设备和渔船。推进节能型住宅建设,推动省柴节煤灶更新换代,开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第五是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格用车油耗定额管理,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比例。

在全方位减排的背景下,节能技术和节能产业有望在未来5年内获得快速发展。根据规划要求,要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包括加快节能减排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要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污染物防治,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和畜禽清洁养殖,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推进大气中细颗粒污染物治理。

四要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其它要闻

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4.5万亿元。近日,国务院以国发19号文件印发了《“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分析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的总体目标,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节能环保大型企业集团。《规划》提出,节能环保产品市场份额逐步扩大。到2015年,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由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30%以上,城镇污水垃圾、脱硫脱硝设施建设投资可超过8000亿元,大幅提高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和环保产品市场占有率。《规划》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与普通竞争行业不同,节能环保产业属于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这次规划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发改委再次下调油价。国家发改委10日发出通知,决定从711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420元和400元,测算到零售价格,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31元和0.34元。降价后,全国平均90号汽油6.45元每升,0号柴油6.76元每升。具体到北京,92号汽油每升降价0.33元,从7.64元下降到7.31元。中国上次下调油价为69日。当时下调成品油零售价时,汽油下调530/吨、柴油下调510/吨,折合90号汽油和0号柴油(全国平均)每升分别降低0.39元和0.44元。这一调价幅度也创出了成品油调价机制推出以来的最大跌幅。

发改委相关人士称,目前中国的成品油价格和包括欧洲、日韩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相比,仍是低的。但中国油价确实比美国高,而高的部分主要是在税收环节,并且这部分已收归国库。目前来讲,中美油价会相差一升一块钱左右,这两个国家成品油的最终价格里面,它含的税还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美国目前来讲,它的税占了它整个成品油价格的百分之十二左右,而中国目前的税占了我们价格的28%30%

煤炭市场产能过剩将长期困扰我国。现阶段,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煤炭市场需求放缓,价格下滑,煤炭产能过剩压力显现。据测算,未来几年内全国煤炭新增产能约20亿吨,其中仅在“十二五”期间就要释放15亿吨。一方面可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大增加了煤炭企业的市场风险。

虽然目前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等重点产煤地区在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顿改造和关闭小煤矿,影响了部分产能的释放。但需看到许多大型矿井、特大型矿井正在建设之中,尚未形成实际产能,待到投产之时仍将对煤炭市场产生极大冲击。

而产能集中在晋陕蒙地区,受运输通道的制约,短期内难以将煤炭畅通地运送到华东、华南等重点消费地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中指出,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相关实施细则已全部出台,要抓好落实,尤其要在铁路等领域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可以预见在“十二五”中,一些相关煤炭大省的铁路建设可能就在其中,一旦铁路建成,大量煤炭外运,势必影响煤炭市场。

随着新建大矿井投产,“大通道”建设畅通以及整顿改造关闭小煤矿工作结束后的产能释放,再加之国家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对煤炭需求的降低与进口煤炭量持续增加造成的冲击,我国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将会表现得愈加明显。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近年将大幅增长。国际能源机构将出版的《2012年中期可再生能源市场报告》预计,同2005年至2011年相比,全球2011年至2017年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将增长60%以上。此外,包括美国在内的12个经济合作和开发组织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占全球总量的80%左右。

在未来几年内,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总趋势是,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熟,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有望大幅增长,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的地域将更加广泛,其中在新兴国家中的发展显著加强。用于发电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水能、风能、生物能、太阳能、地热和海洋能等,分析报告指出,虽然未来几年水电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中仍将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迅速增加。

从整体上讲,现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仍然高于传统能源发电,但是人们不难发现,水电和地热发电最具竞争力;在风力资源丰富的陆地,风能发电价格也具有可比性;在夏季高峰期,太阳能板发电的成本已接近传统电力的高峰价格;而居民家用的太阳能板发电成本已低于平均的电力零售价。

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即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一份题为《天然气黄金时代的黄金规则》的报告称,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即将进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2035年,全球以页岩气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可达到1.6万亿立方米,占同期天然气供应增量的近三分之二,非常规天然气在天然气总产量中的份额将从目前的14%上升至2035年的32%。报告称,在预测期内,非常规天然气最大的生产国是美国和中国,美国将领先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

天然气的确是属于21世纪的能源,其储量完全可以满足世界经济发展需要,不仅可用于新技术开发,而且价格也较为适中。与其他燃料相比,天然气具有很高的能源效率,更重要的是,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其实,不止是在能源领域,天然气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意识当中。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大,化石能源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我国的节能减排形势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通过开展大规模节能减排行动,在能源资源节约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为了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政府通过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中制定了多种措施,以确保能够实现既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任重而道远。

(新闻来源:国际能源网、中国能源网、人民网、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