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8-2013/06/24)
国际新闻
1. 日本希望成为加拿大页岩气未来贸易伙伴
来自日本政府和加拿大政府的领导人日前纷纷表示,他们希望两国将成为加拿大页岩气的未来贸易伙伴。
据日本NHKWorld报道,日本政府首相安倍晋三18日在北爱尔兰首都会见了同样前来出席G8峰会的加拿大政府总理斯蒂芬·哈珀。安倍说,他希望加拿大将拥有必要的基础设施以便不久开始开采页岩气并开始向日本出口这种自然资源。哈珀说,日本把页岩气看成是来自其它地区天然气的一种更便宜的替代品。由于日本国内大部分核电站已被关闭,因此,页岩气可以作为日本热电厂的发电燃料。
2. QE退出预期发酵 国际油价大幅下挫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19日“放风”,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逐渐减少资产购买规模。美联储退出政策的预期在市场中发酵,国际油价20日大幅下挫。
伯南克19日在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指出,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改善,美联储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逐渐减少资产购买规模,并在明年年中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由于美联储表示,目前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劳动力市场得到改善,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走强,成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对经济偏乐观的表述增强了市场对于刺激政策终结的预期,并推动美元走强,美元走强令以美元计价的石油期货承压。另外,中美当日低于预期的经济数据也令油价承压。根据20日公布的汇丰中国制造业PMI预览,6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的初值降至9个月来的低点48.3,低于市场预期的49.1,并且连续两个月处于50扩张收缩分界线以下。
美国方面,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大幅增加,表明美国就业市场复苏仍不平稳。美国劳工部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在截至6月15日一周内,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1.8万至35.4万,高于经济学家预期的34万。
3. 欧洲市场饱和 俄转而增加对华石油出口
欧洲市场饱和且疲软,俄罗斯将改变战略,提高对中国的石油出口量。
路透社援引18日获得的一份海运清单称,俄罗斯将在今年6月-9月提高对华石油出口量,与前三个月相比,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将提高13%。分析人士认为,欧洲石油消费停滞导致俄罗斯对欧洲市场失去兴趣,俄正将视线转向亚洲。俄罗斯国营石油公司Rosneft表示,计划在每年向中国出口1500万吨石油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80万吨。有石油出口商预计,2014年,Rosneft公司向中国出口的石油将达到1700万吨,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增长为2000万吨。
专家分析称,俄罗斯提升对华石油出口是俄罗斯战略转移的表现,这表示俄罗斯将结束对疲软而饱和的欧洲市场的依赖。
4. 中俄签署600亿美元原油供应协议
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20日在会见到访的中国副总理张高丽时表示,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简称俄石油)将与中方签署一项价值600亿美元的原油供应协议。
今年3月,俄石油宣布与中方签署一项协议,将每年对华原油供应量提高一倍至3100万吨,俄石油则将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获得20亿美元贷款。
5. 中俄签署600亿美元原油供应协议
俄罗斯政府能源部日前向杜马提交了一项旨在促进开发难以动用石油储量的议案。这项议案是由俄罗斯能源部和财政部共同努力起草的。根据这项法律草案,俄罗斯将对致密油储量的开发实施较低的自然资源生产税率。
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说:“我们认为,通过这项法律不仅在开发新的低渗透率地层中将是一个重要步骤,而且在全面支持已开发地区老油田的生产中也将是一个重要步骤。”世界各地时下正在积极开发和生产致密油(全球致密油产量已占到石油总产量的19.4%,而俄罗斯只有0.2%)。专家认为,通过这项法律将能产出大约20亿吨致密油。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今年6月份短期能源展望报告所说,俄罗斯拥有世界最大的致密油储量。
国内新闻
1. 中国成美国煤炭最大进口国
根据美国能源署报告显示,美国2013年3月份煤炭出口量达到了1360万短吨(1吨=1.102短吨,1360万短吨约合1234万吨),比去年6月创下的出口记录多出了90万短吨。美国能源署(EIA)预计全年美国煤炭出口量将再度超过1亿短吨,这将使得美国连续3年煤炭出口超过1亿短吨。随着页岩气的大量开采,美国天然气价格骤降。导致新开工的电厂几乎全部为天然气电站,燃煤电站则因为价格较高逐渐被关闭,因此美国大量出口原煤。美国2011年煤炭的年出口1.073亿短吨,2012年创纪录的年度出口为1.257亿短吨。亚洲旺盛的煤炭需求也促使美国不断地出口煤炭,3月份美国出口了630万短吨动力煤和740万短吨炼焦煤。
2. 中石化海相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发现的第一口海相页岩气井——焦页1HF井,按平均每天6.6万立方米配产,已稳产半年,累计生产页岩气1500万立方米,油压稳定在20兆帕以上。
2012年11月29日,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焦石坝镇的焦页1HF井在海相页岩层龙马溪组,试获日产20.3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不含硫化氢,取得海相页岩油气勘探重大突破。
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专家认为:“焦页1HF井取得海相页岩气勘探的商业性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首先,这是中石化自主完成的海相页岩气水平井,是目前国内单井产量最高、最稳定的页岩气井,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勘探成藏理论、评价技术有了实质性突破。其次,该井所在区域的海相页岩气层埋深小于3500米,埋藏浅、面积大、气量足。如果说普光气田的勘探发现带动了四川盆地油气储量增长高峰的到来,那么焦页1HF井的突破将推动南方海相页岩油气勘探大发展。”
3. 中欧光伏谈判启动 中国专家抵欧盟总部进行讨论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贸事务的新闻发言人约翰·克兰斯18日在布鲁塞尔透露,中欧光伏贸易谈判业已启动。约翰·克兰斯表示,中欧光伏摩擦案已有最新进展。一组中国专家抵达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与欧方就光伏案进行了技术层面的讨论。据悉,此次技术层面的讨论属内部交流,不对外公开。
约翰·克兰斯还发布消息说,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6月21日即将访华,与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一同出席每年一度的中欧经贸混委会会议。约翰·克兰斯表示,相信德古赫特与高虎城会在此次会议期间就光伏案进行讨论。他指出,欧方希望双方能够尽快就光伏案达成一致找到解决方案。但是,目前的技术层面讨论尚处于开始阶段。
4. 中国首套太阳能电水联产实验示范系统在海南建成
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协同海南、北京两家企业共同实施的中国国内首套太阳能电水联产实验示范系统,已在海南省临高县完成系统建设与调试。太阳能电水联产实验示范系统是全球太阳能热发电、电水联产及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发展的必然方向,中国在海南建成的示范系统解决了海南地区太阳能规模化应用系统选址、太阳能中高温热利用系统低成本化以及系统集成等关键问题,对解决中国海岛地区用电用水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海南建成的示范系统集热器面积达到200平方米,海水淡化系统设计容量5吨/日,海水淡化产量达到0.35吨/小时。中科院电工所在项目中完成的系统集成与关键装备研发突破,共申请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太阳能槽式集热器结构等3项专利,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到全球先进水平。
该示范项目针对海南海洋性气候及相似区强风载荷特征,开发出适应于该类地区气候特征的大风载荷轻量化槽式聚光器和防风技术,利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汽轮机出口余热进行海水淡化,实现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能量梯级利用,提高了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综合能量利用效率。
(主要新闻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能源网、中国新能源网)